美强惨双男主来袭,《皓衣行》爆款潜质突出,耽改剧现状却不乐观_陈情

来源:乐享网 人气: 更新:2020-05-03 14:48

2018年暑期档,《镇魂》横空出世,成就了朱一龙、白宇的人气爆发。

2019年暑期档,《陈情令》成为最耀眼的“崽”,肖战、王一博跃居年度“三爆爆”之二。

接连两部“夏日预定”的出现是剧迷福利,即使作品有“耽改”争议,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多样需求,惊喜颇多。

与此同时,此类作品的高红利,显然激发了制作方对同类IP的密切关注,2020刚开年,便有多部耽改剧消息传出。

这之中,由人气IP《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改编而成的《皓衣行》率先引起热议。该剧不仅完成了备案,选角团队还表示主角人选已定,预计3月底会正式开拍。

未官宣主角的情况下已经被多次讨论上热搜榜,且网友风评明显期待大于排斥,已让这部作品有了先天爆红基础,被不少人视为下一个“夏日限定”。

而从《皓衣行》的各方面条件来看,成为“夏日限定”的潜力的确很大。

  • 原著IP+制作方野心

纯爱文学作品有着连传统言情题材都难以对抗的人气与优质产出,原本便是翻拍的一大热流。

若不是题材限制让制作方望而却步,制作趋势早在2016年便会盛行,毕竟,这类作品经典积累相当多,可算是无限宝藏。

而此次翻拍的《皓衣行》,在纯爱IP里竞争优势也相当明显,它的粉丝基础虽不若《陈情令》原著庞大,却也是在小说平台总积分与《镇魂》旗鼓相当的高人气之作。

有了小说人气打底,《皓衣行》制作团队,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在选角公布的信息中,观众便可以看出这并不是一部小成品网剧。主创里除了一位略让人担心的导演外,都是有过爆款经验,阵容十分可观。

积累了《陈情令》推广经验的鹅厂,它的参与相信能让《皓衣行》在平台受到亲儿子级待遇。

负责世界观的花田影视,是同样把控过《陈情令》的成功团队。

服化、特效团队更无懈可击,前者有《小时代》、后者有《香蜜》和《影》。

选角团队亦值得一提,它是正午阳光的老伙伴,曾经做过《琅琊榜》、《都挺好》等作品的选角工作,对演员的衡量标准一向受观众认可。

显然,片方在筹建团队之时,便是按照“爆款+口碑”的模式进行配备,观众不必再担心剧组太“穷”。以此来看,若将《皓衣行》视为“夏日限定”接班剧,并不算预期过高。

  • 角色有“爆”相+题材仍受宠

从原著故事角度来说,《皓衣行》与目前已成功的作品有一定共性保障,也有自己的个性延伸。

共性在于题材与人设。

仙侠题材因《花千骨》的爆红成为大势,又借《陈情令》推波助澜再次受宠,观众对这一题材的好感度正浓,《皓衣行》的出现恰巧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

同时,该剧中双男主人设更是当下极受欢迎的“美强惨”类型。人物有着强大的实力与心胸大义的格局,却遭遇坎坷、虐心经历,这样的设定极易与观众共情。

而且,这一类型男主算是“爆款必备”。

《陈情令》的魏无羡、《镇魂》的沈巍都属于典型代表,即使因为故事悲情基调太浓而少了点后续力的《鹤唳华亭》,“美强惨”男主罗晋亦是重要看点,可见这一设定的魅力之大。

讨喜的爆款共性能够让作品受众更加稳妥,而《皓衣行》独有的个性,或是它出圈的重要支撑,这一个性在于原著的“影视化”架构。

原著故事里除了精彩的双男主线外,还有一众极适合影视化的副线,人物视角分配均衡,体量很扎实。

足够的预设空间对于当下长剧集盛行的制作环境非常友好,为改编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影视化元素,一定程度上可淡化了慢节奏、注水风险。

当然,这些并不能保障《皓衣行》稳赢,毕竟这部作品对改编的考验同样很大。

在七话来看,《皓衣行》改编是会比较吃力的,它不仅拥有《陈情令》原著中的“妖鬼尸”元素,核心冲突还需要鬼、魔的参与。

从当下涉及类似元素的IP改编剧成品,相信观众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制约,《招魂》中的魂魄变“透明人”、《蓬莱间》的妖变成“灵物”,大量作品都在改编时进行了创作转移。

涉及元素与存在分量有可替代性,改编避重就轻仍旧可让观众入戏,但《皓衣行》原著中对此类元素涉及颇多,分量极重,很多情节若进行再创造,火侯若把握不好极易成为又一部不伦不类的《镇魂》,彼时可不一定有能逆袭口碑的演员。

除此之外,此故事里的特殊感情线更是占比相当高,这都将成为编剧的难题,也是本剧一大考验。外在条件皆优的情况下,改编成则是“夏日爆款”,败则为“夏日雷点”。

《皓衣行》能否成为“夏日限定”还需要成品的检验,但耽改剧现状却需要从当下开始重视。

耽改剧已经给到观众两部“夏日限定”惊喜,持续的产出也能满足市场多样需求,七话与喜欢这类题材的观众一样很期待下一个优质作品的出现。但客观来说,七话对“耽改剧”现象并不看好,因为它已经开始“泛滥”。

跟风现状太过严重,必将是成为匠心缺失的另一种模式,这不是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艺术创作之路。

  • 适量可创造奇迹,过量则毁坏未来。

表面来看“耽改”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它既保留了原著的部分精彩,又给了相应需求的观众一个脑补空间,是创作者与观众的共赢之选。然而,适当的精品出现,可以让影视作品更加丰富,过量则是对未来的消耗。

大众曾诟病“IP+流量”的制作模式,因为它催生了国内影视圈一段畸形之路,大浪淘沙之后观众才迎来了国产剧回归“正途”的曙光。然而,创作者的原力还未完全恢复,耽改的泛滥却可能再次将一切拉回原点。

量变可引发质变,跟风创作来的“量”,却只会引发质的淘汰。流量时代的落幕已经证明跟风创作终会受观众反噬,制作方在追捧“热点”之时,希望不是只立足于当下的“红利”,应放眼未来。

  • 一味的讨好观众,只会失去引领机会,创作者变成“工具人”

为什么制作方会在扎堆制作耽改作品?因为接连几部剧的成功,让他们看到了观众对此类题材的热情。然而,与粉丝之于流量一样,热情是短暂的、引领才是长远的,讨好观众既不是长久之道,又限制了创作思考。

制作方一味的琢磨如何“避重就轻”将原著中的敏感元素除去,似乎过审已成了实力证明,却没有去思考如何通过作品展现新的世界观,引领艺术成长。创作者原创的潜力也被不断扼杀、压缩,编剧的存在,已经成为不断做修改、没有思考的“工具人”。

所以,当实力派演员逐渐占据小荧屏之时,观众会发现,国内荧屏不缺好演员却缺少好的剧本。没有好的剧本,等待三年的孙红雷回归之后,只能给到观众一部豆瓣仅3.6分的《带着爸爸去留学》,没有好的剧本,豪华卡司只能产出雷剧。

当其他地区影视作品不断创新突破之时,国内影视圈却重复在歧路中徘徊,这样的场面,大众在流量时代已经见过、惋惜过、责备过。而如今,它又以其他形式再度归来,更加让人无奈,只能希望这一次,持续时间能短暂点、风气能快一点消散。

注:文中配图罗云熙、陈飞宇为网传《皓衣行》男主,截止发稿前尚未官宣,明确人选以官宣为实。

更多

热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