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之子

主演:黄镫辉、李又汝、孙绽

导演:内详

别名:

类型:港剧 台湾0

  • 乐享云2
  • 乐享云1
  • 乐享云3
  • 第1集
  • 第2集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猜你喜欢

  • 更新至第2260集

    爱·回家之开心..

  • 已完结

    天龙八部黄日华..

  • 全36集

    深宫计

  • 已完结

    同盟

  • 已完结

    龙凤情长

  • 已完结

    使徒行者2

  • 第15集

    反起跑线联盟

  • 全30集

    黄金有罪

  • 已完结

    叛逃

  • 完结

    绝地苍狼

  • HD

    帝女花

无主之子相关影评

  • vol.5,《无主之作》。这部电影在三个选择中脱颖而出,想必也不是因为三个多小时的片长。而且即便抛开金球奖与奥斯卡提名带来的荣誉,这片在卡司阵容也会让人有些侧目。因为部分内容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想改变一下方式来做观影团这起内容惹~~~
    本期共有十八人评分 十四则短评 综合评分6.9

    在2012年十月,一幅作品Abstraktes Bild 在拍卖会以3,400万美元拍出,创下在世艺术家拍卖的最高价纪录。2013年5月,另一件1986年名为Domplatz, Mailand (教堂广场,米兰)的作品以3,710万美元于纽约拍出。2015年2月10日,在伦敦苏富比“战后与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上,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作品《抽象画》(1986)以3038.9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9亿元),刷新了自己在2013年缔造的在世画家单幅作品价格的纪录。

    poster by @德卡的羊

    这位画家叫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出生于1932年, 被称为尚健在的最受敬重的艺术家 , 其作品屡屡在拍卖会上被大手笔购入。而《无主之作》整个故事原型,也是部分来自于他早期的经历。

    李希特出生于德累斯顿, 萨克森州,并在Lower Silesia的Reichenau(现在于波兰的博加蒂尼亚地区)及瓦尔特斯多夫,在上劳济茨的农村成长,上劳济茨是父亲担任教职的村庄。李希特的母亲生下他的时候正值25岁。 李希特的爷爷曾被认为有天分的钢琴家,不过之后经营家族酿酒事业,最终破产并举家迁至德累斯顿。李希特的母亲在德累斯顿受训成为书商,实践了她对文学及音乐的热爱。李希特的父亲当时为数学及物理系学生,父母于1931年结婚。

    格哈德·里希特

    父亲为了能在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中安稳生活,在赖歇瑙(Reichenau)寻得一份教职,李希特的妹妹也在1936年11月于当地出生。因居住于乡间,李希特的父母一开始还能免于政治的压迫,并未参加聚会集会或是成为狂热的纳粹主义支持者。不过身为一名教师,父亲最终还是加入了国家社会党。 1942年李希特被征召入德意志少年团,不过直至战争结束,他因年纪太轻并未成为希特勒青年团的正式成员。1943年,母亲举家搬到了瓦尔特斯多夫,并因生活所迫卖掉钢琴。 李希特在10年级后离开学校,先在广告和舞台设置担任学徒,之后才进入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就读。 在1948年,李希特完成了高等职业学校的学业后,1949年至1951年间,曾担任一位专业画家的学徒。1950年李希特于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入学申请因“过于资产阶级”理由被拒。 直至1951年才终于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开始他的学业。成为阿潘(Karl von Appen)、亨氏·洛马尔(Heinz Lohmar)和威尔·葛罗曼(Will Grohmann)的学生。

    很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这种被视为西方的颓废及资产阶级反动艺术。因此,他只能在自己的画室寂寞地进行其无形式艺术的实验。出于对东德文化方面的状况及不能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的不满,他于1961年3月离开了德累斯顿,逃往西德。那年的秋天,他在杜塞尔多夫国立美术学院重新入学。

    @老滚 7
    不像欧洲电影,充满了美式配乐的烘托下更像一部美国温情剧,以二战背景的第一幕过后整体都变得很糟糕了,下面全是割裂,没有对于第一幕留下的东西进以加深,本讲的是抛弃传统对于“自我”的艺术追求,但是第一幕过后完全沦为了日常剧,没有强大的视听冲击去展现,在经典主义的叙事下没有了自我,尽是条条框框,而对于二战反思这方面做的则是更差,甚至没有反思,整整180分钟下来尽是没用的废戏。这并非“无主之作”,而是平庸之作。
    @火枪手吱吱 7.5
    第一段太好以至于拉高了观影预期,二三段的平庸拖沓,如同在看包装精巧的迷你剧。从探讨特殊时代淹没的个人悲剧,转到备受阻挠的通俗爱情,再到传统艺术家传记,观影过程有明显的割裂感。画家的创作是"无主之作",这部片子也是"无主之作",看不到导演的任何作者意图,只有隔靴搔痒的讨巧。 (但汤姆·希林和葆拉·贝尔都是我喜欢的演员,不忍打低分的手在微微颤抖。
    @嘉措 7
    1这就是《地久天长》哇,你对《地久天长》的喜欢/厌恶 基本上就是对这部影片的看法,一样都是真实的大框架 一样时间横跨很长, 想要讲述一堆东西 政治 战争 压迫 柏林墙 控诉和被迫堕胎,你在看《地久天长》想讲什么 大背景 计划生育 被迫堕胎 知青 改革开放 差不多吧,其实呢两部电影一个味道 你想要阐述这些东西 但是最后都能沦为了一部影片的一个背景罢了 我就轻描淡写告诉你一下我这影片什么东西什么都沾不过一笔带过罢了,这部核心呢 不就是对艺术的表达,对一个艺术家从幼年到成熟的成长历程,对于影片时长也可以参考对《地久天长》三个小时的态度,不过不得不说这部绝对比那部强很多,各方面的完成度也更高。
    2"绝对不要把目光移开,所有真实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这就是一个受姑姑的启迪见证姑姑被抓到精神病院开始踏上艺术的旅程,从茫然到开始一点点的找到真的"我"找到对真实的表达,也最终找到了自由起码相对的束缚变少了。
    3我比较喜欢开头到姑姑死亡那部分,还有最后作画那段。
    @仲夏之门 7
    算是从很别致的角度讨论了艺术与政治气候的联结,及其对解放个人意志、挣脱世间规训的作用,时代的惊雷声如颜料泼洒开来,180分钟毫不觉冗长,这是老冯的本事。当然也不能因此忽略电视电影感充溢的问题,好几幕时空切入过快,断裂感分明,所幸那些抖落的浮光和烟尘,都在后半段汇聚成无比朴实动人的暖流,特别是「油脂」和「羊毛毯」承载的意味,指向“认识你自己”的永恒命题。看Tom Schilling和Paula Beer拍拖,我的心都要化了。

    里希特面对如此众多的艺术潮流并没有择其一而从之,而是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创作方法论,即照片绘画(Photo-basedpainting)。他以照片为基础,但是却不完全重现照片;他不完全重现照片,但是又不进行拼贴。艺术家采用了一种灰颜色重新解读照片(有些照片本来就是黑白照),并在绘制照片时,经常将两种相互矛盾的手法(粗糙与细致)并置于同一幅作品中。忽略原照片的细节是艺术家经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在忽略细节的同时对照片进行模糊化处理。拒绝在作品中采用拼贴的创作手法使他的作品与波普艺术区别开来。

    在波普艺术中,艺术家虽然也以照片、影像等为基础进行创作,但是,他们对拼贴组合的运用要远远超过尊重照片的程度。

    对于里希特来说,照片是表现这种艺术目的最佳媒介。镜头是毫无情绪的,只起到记录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照片中,里希特将自己从传统的绘画批评系统中疏离出来,因为,照片是没有风格,并绝少掺杂艺术家的主观情绪。同时,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也尽量减少作品的物质属性,使它表面光滑,在形态上更像照片。

    罗伯特试图追问里希特选择图片的标准,但是,确毫无结果。追问一个照片画家选择图片的标准逐渐成为一个假问题,人们不可能得到确切的答案。因为对图像的选择可能与艺术家某个阶段的具体思想状态有关,当然,不排除由于长时间的艺术创作,可以发现艺术家作品主题的规律性,但是,这完全可能出自艺术家的无意识,即里希特所认为的内在直觉

    但暂时抛开故事与真实人物的交汇,或许影像本身的创造力并未让人有足够优秀的观感。

    @德卡的羊 6
    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不好,像伸出手去触碰又立马缩回,等于什么都没说,留下轻描淡写的点点痕迹。像这样一部缺乏必要构建的影片,必然也是缺乏驱动力的,如同无头苍蝇乱窜了180分钟,然而问题不仅仅在于内核的空洞,就连情节也没有必要的塞了三小时,几乎都是可有可无的程度。如果说第一幕还可圈可点,那么后两幕则几近于一无是处,并创造出割裂感。偏偏某些可见的处理也还属精致,影像也还具美感。肉与灵,不闻“灵”深,但见“肉”美。所谓鸡肋电影莫过于此。
    @纯肉锅贴 5
    如果说真的只是对于历史的关照那真的是非常灾难了,好在后面逐渐走到了对于艺术理解的陈述上,但是总体上还是倾向于一种无意识的平庸创作观念的,但是纳粹美学、根源自个体记忆的美学之间的矛盾与纠结也没有多少呈现,不过或多或少可以与《残影余像》进行对比还算是有些意思。
    @稳中向好第一人 2
    低配版《窃听风暴》+《阿基里斯与龟》,三个多小时的冗长无聊的流水账,史诗个屁。
    @果树 4
    并没有比其他二战反思电影拍得更加不一样,于是便流于了平庸。电影想讲的东西太多,全塞进去后每一部分都没讲好同时也影响了全片的纯粹。很喜欢《别人的生活》,于是对这部愈加失望。

    从他的“作品”中60年代初里希特以其照相现实性画对数十年绘画艺术与所谓更合乎时代的摄影艺术相比已失去意义的看法,找到了有说服力的回答。他以使用和模拟照相性的元素的绘画战略成功地摆脱这一挑战。当时里希特认为,针对复制图片的无所不在,传统的绘画艺术只有适应改变的媒体条件,自己变成照相艺术,同时不放弃其本身的绘画性质,才能保持其意义。

    “这张照片是最完美的画面。它不会改变;它是绝对的,因此是自主的,无条件的,没有风格。无论是通知方式还是通知方式,它都是我的来源。”

    “我不会创造模糊。模糊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不是我的照片的身份标签。当我解散分界并创造时,这不是为了破坏表现,或使其更具艺术性或流动的过渡,平滑的均衡表面,澄清内容并使表现形式可信(“alla prima”impasto会让人想起绘画,并会破坏幻觉)。

    我模糊了一切,使一切都同样重要,同样不重要。我模糊的东西,使他们看起来不像艺术或工艺,但技术,光滑和完美。我模糊的东西,使所有的部分更贴合。也许我也模糊了超重的不重要信息。

    所以是否这种艺术的魅力,在电影之外显现了出来?

    @亦可寻陳8
    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家将自由还之于民,用艺术为社会服务,这样的艺术没人主人,属于人民,属于历史。导演用唯美摄影展现光影史诗,用动人配乐温暖人心,用一种较为奇特的方式回望历史,审视自由,三小时的篇幅也会意犹未尽。
    @李骞人8
    在画作里影射父权的阴影、用影像的手段模糊不愿看到的现实,是全片最妙的两个点子——重点是“模糊”,现实被眼前的手背挡住,记忆被自主地筛选,画作是主观地创作,影像是一种假象。
    @幽幻 8.
    影像方面并不出彩,但在当下的语境创作这么一部以剧情为核心,视听语言老派精简的电影无疑是最诚恳的。这是一篇娓娓道来的德国战后的社会缩影,更是历史波涛下的个人成长历程。三幕像是三部电影杂糅在了一起,但离不开的是艺术家,或者每个人,对自我的追求。凝视生活,不要看向别处,从过往中创作出独一无二的无主之作,这也是导演的态度。一头一尾,在公交奏鸣曲中感受真我。(男女主实在是太养眼了,看他们谈恋爱是种享受)
    @Kriky 9
    从某种程度而言,电视剧与电影,照片与写实绘画之间存在某种内在关联,即主流目的强化与个性风格缺失。尽管里希特宣称影片严重歪曲其个人经历,但本片的艺术理念却与里希特的先锋照片概念产生有趣共鸣。设置巧合而不延伸,丰富议题却不细化,就像里希特临摹照片后所做的模糊处理,使一切细节同等重要却又同时可被忽视,从而达成一种微妙的均衡。
    @秋刀鱼木 9
    几乎讲尽了人们能对“德国”形成的刻板印象:“自我设定自我,自我设定非我”的德式哲学,三四十年代的狂热,分裂时期的迷茫。但时代议题恰又是影片全力拒绝陷入的,整个时局被最大程度地淡化,仅仅以时空的方式为那些目的缺失的随机事件提供了可感的条件。而电影真正聚焦的,是这些事件如何通过个体的独特体验被赋予意义,换言之,缺少主体的随机性如何在肌肤之亲中转化为最真实可靠的信念。这一点好迷人啊,尤其是当乐透号码的隐喻出现时,拍案叫绝。唯一我感到困惑的是对笛卡尔的引用,我并不觉得笛卡尔会赋予知觉任何可靠性,像毛毯和油脂那样。另外男主好美好温柔好会说情话,有这样的爱人我……我……我就会和他分手然后对着幻象崇拜终生。
    @下次开船 9
    “只有在艺术里,自由才不是幻想。“关于政治、艺术、爱与希望,更多的是关于如何对待真实与历史。大师之作,摄影、配乐、镜头调度都属一流。刻意弱化的冲突使得电影的基调不是那么沉重,平添一份自然与流畅。典型的三段式结构,中间一段略显松散与疲软,把政治因素对个人的影响全都借以单一角色表达未免欠缺说服力。汽笛声前后呼应,模糊掉的画作也与童年时期的手部特写+变焦镜头巧妙联系。“人们总是不喜欢自己的照片而更喜欢自己的画像,因为照片太真实了。”以及,德国人真的很喜欢探讨哲学,所以,什么才是真实存在的呢?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吗?

    打分:@满岛光 7 @海鸥马步 7 @保质期已到6 @月色归来时 7


    部分资料来自与百度百科与维基百科,如有侵权惹就…好好处理惹…

    如有友邻短评未收入惹可以速速豆邮,因为周末事情有点儿多不好意思惹…

    最后推荐一部关于格哈德里希特的纪录片吧~视频网站可能有哦~

    格哈德·里希特的绘画 (2011)8.42011 / 德国 / 纪录片 / Corinna Belz

    下期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