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票房口碑双失利,却是国产电影一次有意义的教训_观众

上海堡垒,流浪地球,战狼 来源:乐享网 人气: 更新:2020-05-18 22:00

上映6天,票房勉强破亿,豆瓣评分已低至3.2,坐拥江南人气IP,怀抱导演滕华涛、主演舒淇鹿晗三位大咖,《上海堡垒》成绩之差,恐怕连曾经唱衰的观众都未想到。

在这部作品上映之前,七话曾经分析过舆论走向,给出了“担心与成见”这一评价。

“担心”在于影片前期给出的“硬科幻”的宣传印象与原著言情基调有差距,对主创团队能否对剧本进行颠覆性创作保有顾虑。毕竟,国内编剧在IP改编上一直比较薄弱,科幻又是一个相当难改编的题材,即使《流浪地球》在剧本上也些许遗憾之处。

“成见”在于观众对流量明星的反感,不少人因鹿晗参演便直接将《上海堡垒》归为“烂片”,看衰声一片。七话一直认为,在作品未上映时,这样的评价并不客观,而且之于科幻作品,一个演员不足以重要到影响整部作品。

但作为首批观众,观后感却颇为失望。

失望于《上海堡垒》作为2019年第二部续力的中国科幻,却未能保持住好势头,也失望于它让前期一些观众的“偏见”成了“真理”,用作品狠狠的给了自己一耳光。

但《上海堡垒》的问题并不在于“流量明星”的参与,而在于剧本的不成熟。

上海堡垒》特效制作、演员表现甚至台词、配音等被诟病的问题的确存在,正如一位网友所言:“《上海堡垒》烂的很均匀”,然而真正让《上海堡垒》走向“毁灭”的,还是剧本。

整个故事从外星人入侵背景到双方对抗展现再到结尾的升华,每个脉络的发展都铺垫太少,递进也有生硬之感。即使原本应是影片最大泪点牺牲走向,都未能很好的展现,每个段落似乎都是独立存在。

其实,《流浪地球》的剧本也不算完美,这一点即使是忠实粉也会点头承认,但整个故事却是成熟的。举个小例子,《上海堡垒》中主角团为保卫上海牺牲,影片想要呈现的是他们对城市、家园、同胞的无私奉献精神。

但无论是主角还是群众演员,都未出现与上海有“羁绊”的情绪抒发点,这让整个情感都处于口号式存在,这很难让泪点高的观众共情。

反观《流浪地球》,韩爷爷对家的描述带有浓浓的怀念,众人在地面翻越的、已经荒废的地标建筑,都有强烈的代入感。即使是是在地下城长大的韩家兄妹,因对家人的情感而萌生“保护家园”的使命感

两相比较,剧本成熟度差别,立见分晓。

上海堡垒》存在的问题,很难一一分析,因为实在太多。但客观而言,《上海堡垒》虽“烂”,却远未“烂”到3.2分的程度。以两部影片为例,3.9分的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与4.4分《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这两个片子,都曾是公认的“烂片”,剧本皆系改编,却完全没有原作的魅力,如嚼蜡般无味。与他们相比,《上海堡垒》虽剧本受诟病之处颇多,却明显比这两部片子用心,可看性也高于前两者。

然而,《上海堡垒》拿到的却是比他们更低的分数、受到更多的批评与质疑,于是演员粉丝会觉得“被针对”。影片官方账号深夜发文反问“这是烂片?”时,未尝不是因为觉得《上海堡垒》质量没有差到被抨击为“烂片”的地步。

但,抛开同评分档的影片,将《上海堡垒》与同题材的《流浪地球》对比,无论是影片内核还是脑洞创意,抑或角色塑造都相差甚远,唯一有可比性的,可能便是上海“陆沉”片段的特效呈现。

同时,在《流浪地球》开创“中国科幻元年”的热情之下,国内观众即使因演员的选择而对《上海堡垒》存在顾虑,也仍旧抱有一定期待。期待《上海堡垒》能够继续中国科幻的前进步伐,也期待《上海堡垒》创造也与《流浪地球》同等的惊喜。

对比与期待之下,落差亦会更大,失望之际打出3.2的评分,完全在情理之中。

拥护的粉丝与反感的观众,在一定程度上都放大了自己的观影体验,粉丝不满一部5分的片子被批成3分作品,失望的观众更不满一部5分的片子被粉丝吹捧成8分,于是,喜欢的人放大了《上海堡垒》的优点,反感的人放大了影片的缺点。

最终,呈现出两种极端的评分。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战狼》等影片大火之后,亦有人因觉得“没有好到大家夸赞的地步”而产生反感情绪,但最终都被认可影片的声音淹没。而《上海堡垒》为何没能如前几部作品般保持优势?因为喜欢它的“普通观众”太少。

从《战狼》到《地球》、《哪吒》,但因影片的魅力积累了一大批“普通观众”,这一群体亦非因某个演员、导演或IP而观影,却是电影成功的最大基石。 “黑马”电影的出现,大多是因为这些“普通观众”的自发安利,成就口碑发酵。

但《上海堡垒》的支持者显然未有太多“普通观众”,网络上为影片助力的观众,很大部分都是有一定“滤镜”的演员粉丝。这一点从票房成绩便可看出,没有“普通观众”的参与,单纯靠演员粉丝,是撑不起票房的。

七话曾批评在《上海堡垒》上线前便将他打为“烂片”的声音是成见,而一些粉丝亦将如今的糟糕成绩视为“成见”所至,这一点很值得探讨。在这个暑期,因为《哪吒》的爆红,让“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成为经典台词,也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

在《上海堡垒》上线之前的恶评,属于“成见”范畴,但类似的遭遇,从《战狼》到《地球》再到《哪吒》都面临过,所以七话一直不支持在成品出现前给电影打“标签”。

当作品上线后,为何前三部作品打破“成见”,屡破纪录,而《上海堡垒》却倒在了“成见”之下?关键还在于作品。

作品强,则山垮神现。

作品弱,则妖就是妖。

战狼》受到一些人士冷嘲热讽,但仍旧抵档不住影片对普通观众的吸引力,为故事点赞。《流浪地球》与好莱坞科幻大片相比仍存在一些瑕疵,但相对成熟完善的故事以及特效上的诚意,还是开创了中国的“科幻元年”。

打出“成见是一座大山”的《哪吒》也深爱“成见”影响,影片“丑版”哪吒的设定以及略为中二的宣传片,前期劝退了不少观众。但优秀的成品惊艳无数观众,让我们自发加入“安利大军”,让它成为新的国产票房神话。

这三部因“成见”而被唱衰的作品,都靠自己的成品质量打破了成见,而未成打破“成见”的《上海堡垒》,也是败在了自己的成品上。主力方与粉丝们与其去计较一些观众的 “成见太深”,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作品未何没有扭转更多观众的看法。

上海堡垒》的导演滕华涛曾在道歉中坦言,最让他难过的评价是:

“《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科幻的一扇门,《上海堡垒》又给关上了”

因为这代表《上海堡垒》让不容易崛起的中国科幻电影,再次回归低谷。但七话觉得,《上海堡垒》的失败,对内地电影的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它的失败告诉制片方们,演员的影响力逐渐消弱,作品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无论多大牌演员,无论多强的粉丝基数,作品质量不过关,仍旧会面临失败。

同时,也告诉制作方们,国人对中国某一类题材电影的崛起会大力支持,但前提都在于团队用心、作品成熟。以票房榜前三名国产影片为例,这三部影片都是较为难“爆”的题材,甚至都曾是同类题材中的“典型代表”。

国产军事片不受宠,所以《战狼》的出现引发更加惊喜,收获更多支持。中国科幻一直处于“0代表”地位,所以《流浪地球》的出现,成了全民的狂欢。动画多年难产,所以《哪吒》引发更多安利。

与此同时,也会有一种质疑声音,觉得“因为是国产,大家才会那么支持”,认为他们“卖国产情怀”。

但《上海堡垒》的失败说明,我们支持这些影片,首先因他们优秀,其次才因他们是国产。

而不够优秀的作品,即使带着“中国制造”头衔,仍旧不会被认可,这是观众的成熟,也是市场的良性循环。希望在此之后,制作方们能认清现实,永远把内容制作放在第一位,用心做影片,制造出能够打破“成见”的作品,不要变为“成见”的典型。

更多

热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