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主演:Ahmareen,Anjum,Amit,Chakrabarty,Alok,Chaturvedi,Gautam,Gaik..

导演:洛汗·吉拉

别名:

类型:纪录片 纪录片印度2018

  • 乐享云3
  • 乐享云2
  • 乐享云1
  • 正片
  • 正片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7集
  • 第8集
  • 第9集
  • 第10集

猜你喜欢

先生相关影评

  • 人物传记文化纪实系列片《先生》讲述的是上个世纪中国文化界非常有传奇性和社会贡献的宗师。其中大多数是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奠基人。比如蔡元培、梅贻琦、梁漱溟、胡适、陶行知等等,这部系列纪录片讲述了这些大家在教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的真知灼见,也记录了他们在风云变幻的民国时代的飘摇人生。

    纪录片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在于选材,《先生》立足于上个世纪的文化宗师,深挖他们的人生和思想,从最客观最历史的角度去观察每一个先生的独特灵魂和人格魅力。里面很多材料的选用都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局限。最客观的历史应该不受政治风向的制约,艺术创作更不应该让政治涉足。显然这部作品比较客观,从人物本身出发,去除了政治在人物身上附加的外套。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勇敢。

    在题材足够有深度的情况下,如何表现出来纪录片中人物身上高贵的思想和品质,忧国忧民的使命感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国运的矛盾,这就要看那纪录片的制作手法了。按照常规的历史人物传记纪录片制作手法,无非是相关空镜头,历史资料(视频、图像、音频等),以及相关人物的采访。除此之外,就是背景音乐的搭配。但是在《先生》系列片中,还有更多创新的形式。

    人物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

    《先生》与主流媒体的传记纪录片很不同的一点是,他没有站在一个很仰视的角度,去给这些大教育家们唱赞歌,也没有刻意迎合大众观众的喜好,不讲述大师的爱情婚姻经历。而是以理性旁观的视角结合历史环境,把带着教育救国的不同思路的每位先生在当时面对的艰难表现出来,让观众真正随着人物的人生轨迹去体验每个人物不同人生阶段的思想观念。不褒不贬,而是让事实历史如涓涓细流般淌在观众眼前。让观众感受到那些大文人在时代风暴中的渺小,功败垂成的无奈,受到的不公待遇,他们不是圣人,他们也会彷徨,也会绝望,也会犯错失败。在这样的格调中,大师的高风亮节,睿智思想,都自然流露出来。人格魅力也更加让人感触。

    这样的视角在视频的结构中有很多体现,比如旁白的文稿,不说废话,不夸耀,不修饰,不是列举他的成就奖项,而是直接叙事,讲述历史。配音者的声音也是古朴甚至沉重的。不突出任何感情,仿佛是历史在说话,声音中有一种家国飘零的危难感。

    《先生》中,配音只管讲述历史,至于从细节体现先生的内心世界,就需要采访相关人士。采访镜头的用光非常讲究,光色昏黄,对女性采用柔和的顺侧光,对男性则光的硬度增加。使用背景光,这样使采访者的头发都有金光的光泽。背景干净,这使得采访镜头都有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即便是和一些黑白的,灰黄的照片影像穿插剪辑都让人感觉非常顺畅,拉近了与历史人物的距离。采访的镜头构图,被采访者的面朝方向多留白,这样画面平衡又不呆板,有一种倾诉感。

    尽管该片的视角是冷静理性的,但是在人物内心的心境的表达上,该片却运用了很多手法让观者真切地融入当时的情景,每个人的人生很长,纪录片的制作者选择了他们人生中最具有矛盾冲突的经历。让故事更加具有戏剧性。让人沉浸其中,每一集总是结束得猝不及防,就如同那些大先生的生命,他们永远有朝气,有抱负,但是也是离开得太突然。

    资料的选用除了纪录片的介绍人物不同时期的照片,书信,文字作品等图片,还增加了很多影像资料,这些资料多是电影《四万万人民》中的片段,主要都是贫苦人民的逃亡,战争的破坏等等,用这样的影像来体现战争的到来,时局的遽变。这些贫苦人民的面貌体现出现实的破败,国家的危难,先生们当时面对的现实和心中的理想的差距,也体现了他们心系天下苍生的高尚使命。

    在后期编辑上,《先生》画面连接顺畅,声音画面搭配对位。用被采访者的声音来连接镜头,使视频更加紧凑,烘托更多感情,而且音乐的使用也恰到好处,随着人物命运的起落,国家局势的更迭,音乐的选用也随着欢快或者低沉。例如第三集马相伯创办的震旦遭受到教会的反对时,紧密的鼓点非常压抑,画面是教堂的尖刻的高墙,冰冷的雕像。为之后的危机制造氛围。除此之外,该片还运用了很多电影化的剪辑手法,比如第一集蔡元培中开头的交叉剪辑,一开始是一支刻刀在雕刻木板,之后穿插采访镜头,随着人们对蔡元培评价的逐渐深入,木板上的画面也越来越复杂,最后蔡元培的头像清晰出现。这样的开场平淡中却有一种隽永的美妙。刀刀划过,默默的匠心,如同先生之魂。纪录片有些地方的叠化处理非常先锋新奇。比如第八集陶行知有一处是紧张赶路逃命的情节,画面是黑白的火车车厢一节节疾驰而过,画面中央是陶行知的头像不断放大,音乐则是紧张急促的弦乐。给人非常大的压抑和不安。简单粗暴的图像叠加,却带来非常强烈的情感压迫。能让人想象到追查的粗暴,逃亡的急切。有点欧洲电影早期法国印象派的电影风格。

    处理之外电影中的很多旧照片,都不是直接全部出现在影像画面里,而是让画面像镜头一样移动,让一张固定的老照片顿时有了悬念和生气。如同观众眼前就是那个环境,随着摄像机的镜头去观察。这样简单的处理方式,就使片子的代入感更强了。

    历史与当今的巧妙结合

    《先生》还有一个非常值得赞叹的创新之处,就是这部片子并不是史书型的记录,把历史人物翻出来查查资料拍成片子任务就解决了,当下很多纪录片的眼界就止步在此。但《先生》不同,它的眼光立足于现在。他把那些大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与现代的社会状况相结合,去思考当年先生们的思想和方式,放到当今社会,到底还有没有较大的价值,从而为现在的教育发展寻求更多方向和经验。它也会用现在的一些变化和发展,与历史相对比,突出上个世纪大教育家们的成就对当今影响程度之剧烈深远。或者是对当今新一代对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从中也能体现出一些教育家发出的时代声音到现在流传微弱的悲哀。甚至还可以将新一代学生对教师,教育的看法,与上个世纪先生们苦苦探索的教育思想相碰撞,制造出古今师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的影像奇观。

    立足于这样的思想,纪录片的结构和形式也有了非常创新的改变,比如胡适那一集,片子开头并不是直接介绍胡适,而是进行了一个街坊,采访内地的一些年轻人,问他们对胡适的印象。采访的结果是显然的,新一代大陆人对胡适的认识非常浅显,对他成就的了解非常确缺失。然后通过之后的介绍,到片子结尾,再回到这个思路,去采访胡适的家乡,去问他们对这位先生的看法。同乡人年轻人说不认识,老人们也是笑笑,不说话。这样一前一后的处理手法,直接体现出胡适这位大思想家,大文化人所在大陆遭受的不公的封杀、批判,在政治风暴中的牺牲。给观者一种强烈的同情和惋叹。

    《先生》中大部分先生都是中国近代新式大学的奠基人。所以纪录片的空镜头大多是现在的大学的画面,既有那些古朴的建筑、雕像、老树,充满历史的厚重感。还有现在的学校风采和学生的风貌,比如梅贻琦那一集开头直接拍摄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准备过程。横幅,广场,椅子这些元素体现出场面宏大,也体现出这位先生与清华大学的紧密联系。为之后的介绍做铺垫。再者还有竺可桢那一集,纪录片的结构变成了对先生的介绍和现代大学生的纪念竺可桢的朗诵节目表演。历史时局中大师眼前的黑暗和现代大学生们的激昂奋进相拼贴组合,表达出一种振聋发聩的穿越时空的伟人之声。

    上海是上个世纪风云汇集之地,几乎每一集都有这个城市的画面,摄像在这个大城市的处理有古有金,既有民国时期的旧码头,古建筑,又有当今最繁华发达的外滩的钢铁丛林。甚至一个画面之内又有古迹又有现代大楼。古今的历史沧桑变化,皆在镜头之中。

    有一集的处理是拍摄一个老师上课,让学生们互相讨论,自由发言,主题是关于大学,关于教育之类的问题。学生们争先抢后地抒发想法,虽然想法有些稚嫩但是却能感受到新一代学生眼中对理想教育的追求。青年的朝气也充溢于镜头之中。这样的场景和之后先生的记录相互穿插剪辑。有些类似于戏剧中的间离,陌生化效果,让观众游走在人物世界和现代社会之间,即对先生的内心想法感同身受,有能够跳脱出来,以现在的角度去理性审视当时大师在教育方面的思路的价值。

    陶行知那一集最后,拍摄了几个学生在田野中嬉戏的场面,现代的孩子回归自然,快乐的成长,这是那位教育家最喜欢见到的场面。之后又问了那些孩子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将陶行知的办学教育理念和现代孩子们的理想相结合,放在片子结尾,不仅画面美好,思想感受上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升华。

    结语

    纪录片《先生》以理性冷静的视角,讲述了上个世纪民国教育家在家国危难社会巨变的时期对中国教育的思索和实践。体现每个大师身上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以及他们教育救国的理想。并结合上个世纪教育宗师的思想和当代教育现状,在记录一代宗师的过程中实现了对新时代教育的探索和思考。在资料收集处理,取景拍摄,后期剪辑等多方面都体现出历史韵味和浓重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