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肥元凶

主演:JacquesPeretti

导演:ManinderpalSahota

别名:

类型:纪录片 纪录片英国2012

  • 乐享云1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猜你喜欢

致肥元凶相关影评

  • BBC不愧是良心传媒,在这部三集的纪录片中,BBC挖掘了现代社会肥胖率激增背后的故事。人们普遍觉得是自己的意志力不够、身体因素导致肥胖,但事实上肥胖背后有资本逐利的因素,有政府纵容的恶果,当我们以为这是自己做的选择时,其实,它是被潜移默化洗脑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无一幸免。

    观影笔记:

    EP01

    1980年以来全球肥胖率已经翻一番。尼克松时期厄尔.巴茨成为农业部长,他将小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为大规模生产为人们提供廉价食物,大型工业化农场诞生。农业生产的激增导致肥胖的激增。

    日本科学家发明出将玉米变成廉价甜味剂的加工法。20世纪80年代高果糖玉米糖浆成为糖的第一替代品。70年代玉米的过度生产直接导致今天的饮食过量。玉米糖浆最大的影响在于被加入软饮料,这是美国人饮食中最大的热量来源。1984年可口可乐改用玉米糖浆,相比糖便宜1/3。

    高果糖玉米糖浆的甜度指数是120,比蔗糖更甜。

    蔗糖是一种很容易转化为脂肪的糖,果糖存在于我们日常食用的两大甜味剂:玉米糖浆和砂糖。果糖会遏制一种重要的荷尔蒙—-凝集素leptin的活性,当肝脏接收到超负荷糖分时凝集素会停止工作,身体不会发出停止信号,大脑会误以为还很饿。果糖对肝脏的影响是推动美国人肥胖的原因。

    安塞尔.凯斯发明K型口粮,认为糖就是能量,相当于将12000卡路里的能量压缩到很小的盒子里,二战时士兵随身携带这种口粮作为食物补给。K型口粮含有大量极甜的食品如巧克力。凯斯的理论是引发心脏病的只是脂肪,成为主流思想。1972年英国约翰.尤德金出版《纯的、白的、致命的》一书,反对凯斯意见,认为糖才是罪魁祸首。带来极度愉悦感的食物通常含有很高的糖分,经过高度加工,极易使人发胖。

    某些食物使人上瘾这种说法存在很大争议。

    1977年乔治.麦戈文计划为美国人制定首个膳食指南,这个举动带来灾难性后果,建议民众少脂少糖,食品产业对此反应强烈,最后结果是转变为推动低脂产品,而不是反对糖摄入。新型产品低脂食品登上舞台,食品工业开始用糖代替脂肪。

    EP02

    芝加哥市区是超大份食品的发源地,戴维.沃勒斯坦是发明超大份食品的人,1967年作为巴拉班院线的地区经理想出的利润增长点方式,即加大爆米花分量。餐饮产业开始向食客灌输更大分量更超值的概念。柜台式服务比餐桌式服务创造的利润更高,带来更快的餐饮服务和更快的生活节奏。快餐业在80年代快速发展。隶属百事集团的塔可钟推出捆绑销售的打折方式,推出超值套餐,极大增加了卡路里的摄入值。

    给客户上菜时间每减少15秒,就能给公司带来1%的增长。

    人们饮食量比五十年代增加了2-5倍。能量密度是指每一口食物所含卡路里,吃高卡路里的食物很容易过度饮食。在美国所有领域都在超大化。广告促进了零食销售,到九十年代中期,十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个是肥胖的。缺乏运动并不是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恰恰相反的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肥胖可能会导致体育活动的减少。20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儿童患过去只有中老年才会得的II型糖尿病。相比过去,儿童运动量没有显著变化,但现在吃的多是加工食品或快餐,饮食量增加了。

    分享是新的营销理念。两餐之间吃太多零食是非常危险的,很可能会增加你一天的热量摄入。吃零食是额外的热量,是肥胖的一个重要原因。

    EP03

    到1999年有机食品已经成为价值超过6亿英镑的大产业。世卫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大力推销高热量的儿童食品以及过量饮用含糖饮料是导致肥胖蔓延的重要原因。食品业应为此负责。吉百利之类的高糖高脂食品公司通过与政府合作赞助儿童体育赛事而降低负面影响。

    2006年食品业遭遇真正的挑战:食品标准局计划推出每日指导量,简称GDA,标明营养成分的百分比,但后来推荐红绿灯标签,用颜色分级,红色代表高 黄色中,绿色低。食品业抵制红绿灯标签。食品业和政府总是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健康光环理论指出我们低估了健康食品的热量。科学家指出,对于肥胖问题,摄入的卡路里量很重要。政府希望改变人们行为方式来降低卡路里摄入而不是通过立法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