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

主演:林志玲

导演:李武望

别名:

类型:纪录片 纪录片中国大陆2017

    猜你喜欢

    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相关影评

    • 匠人,或者匠心这些词,似乎被很多商业品牌玩得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但凡需要格外体现用料考究、专注细节、年代质感、精工设计等特点的商品,都乐此不疲地在广告里贴上这么个标签,从而体现品牌的态度和优越感。

      我从事品牌这行的工作,套路看得多了,难免会产生审美疲劳,李宗盛为new balance拍的广告,刘烨为雀巢讲的故事,还有华为、Skoda等等,无不将“匠”这个字,透过各种形式表达了出来。

      我甚至猜想,或许人们热衷谈“匠”,不再是因为穿街走巷的手工匠人,百年传承的招牌字号,而是因为国产品牌的广告、国外品牌的调性,因为一次次成功的商业运作。

      《了不起的匠人》从第一季到第二季,其所表现出来的初心和制作之用心,都与商业广告不同,这部微纪录片系列的良心之处,是在全国各地寻根溯源,让更多人看到、关注到那些在漫长的文明演进里,失落的或即将消失的艺术。《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从黎族阿婆所制之陶器,一路讲述到川藏高原德格印经院的万卷藏经的三尺印经雕版,它用短小精悍的影片讲述真正的匠人,即符合现代人的观看视频的时常习惯,又将一份传承传递给了大众。

      或许有人会说《了不起的匠人》拍得太短太少,内容不够看,挖掘得不够深入,但就像我们不能用奥林匹克的竞技标准来要求全民健身,《了不起的匠人》其最大的价值,正是在于它便于推广普及,把人们概念里的阳春白雪变得简单明了接地气,成为更多人了解传统技艺传承的敲门砖,让更多匠人走到台前。那样,更多更为精深的内容研究,专业的纪录影片,才会被真正感兴趣的人发现、学习,乃至传承。

      第二季的《了不起的匠人》中,我偏爱的两个篇章是《徽州制墨师的一百度灰》与《三尺雕版与万卷藏经》,二者看起来毫无关系,但不得不说制墨与雕版,都不是面儿上看得见的功夫,都是万千艺术文化背后蕴藏的存在,也常被归结为某种谋生的技能。我们知晓书法丹青的美,可以去学一本本藏经里的经文,却不会去留意成就书画的墨,不会去关注成就藏经的雕版。然而,不为人重视,不代表不重要,不为人熟知,不代表不殊胜。这两个篇章让我感受到匠人与时间之间关系更为默契的可能:制墨师项德胜,但行此路不问古今。经书印刻师彭措泽仁,一刻一生如一日。

      二者之中,我个人更推荐《三尺雕版与万卷藏经》,作为第二季的收官之作,让“匠人”成为一种虔诚信仰的象征,这一层具象化的体悟,让我觉得整个系列所呈现的精神世界,在艺术、历史、文化等层面之外,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和格局。

      爱马仕曾经拍过一部品牌纪录片《Hearts and Crafts》,爱马仕不讲自家产品多么好,用料多么挑剔,而是透过每个普通的手工匠人的自述,向观众传递一个品牌的匠心所在。令我记忆最深的,是爱马仕一位钣金工匠说的话:我们只是地球的过客,也许你的生命见证人还在,也许有一天他们就消失了,那就只能通过工作,多多少少跟他们沟通。

      我小时学过一点点篆刻,业余有闲时拿起刻刀捣鼓一两方印章,然后冒着被嘲笑的风险,腆着脸拿给自小练书法的小伙伴玩看。他倒也耿直,说我太小气。我问为什么,他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跟我讲:你刻得太随意了,一看就真的是随便玩玩的,但好的作品时常有点匠人的那种“钝”感,是透着股舒服的气韵的,时间耗在里面,该沉淀的东西一点都不少。花没花心思,花没花时间,其实都看得出来,你刻的章一眼扫过去就是粗糙显摆哇。

      虽然遭受了小伙伴无情的打击,但我不得不承认,专精艺术的人到底还是感知力更强,能敏感地捕捉到创作者创作作品时融入的情绪和心意。他自幼研习书法,浸淫其中,应付我这种业余爱好者,当然是绰绰有余。

      因此,所谓匠人匠心,在我的理解里,或许真的不总是深奥晦涩、曲高和寡的存在,而是可存在于举手投足之间的状态,是人们与时间真诚相处的一种方式。没有被虚度的时间,只有被虚度的我们,我们花了多少功夫,有多认真虔诚,便有多少时间的价值通过漫长的积累点滴增长。《了不起的匠人》用精致的画面和构图,或恢弘或震撼人心的配乐,以及林志玲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千百年一种技法的传承,大自然馈赠神奇的造化,本身就是一种“匠”的坚持,它不仅仅是在传递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更展现了人们内心,对生命、对生活、对时间、对世界的一种态度和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