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记

主演:阿米拉·阿基利,塞巴斯蒂安·伊雷尔,梅洛迪·里夏尔,达米安·沙佩勒

导演:克里斯托弗·奥诺雷

别名:

类型:国语 美国2014

  • 乐享云3
  • 乐享云2
  • 乐享云1
  • 正片
  • 变形记 2014
  • 正片

猜你喜欢

  • 5分钟太晚

  • 攀登2002

  • 超清

    梦旅人1996

  • 正片

    野蛮之徒

  • 继续爱下去

  • 符合之爱

  • 武士惊魂

  • 艾丽·罗斯

  • HD

    水果硬糖

  • 正片

    梦寄东山

  • 超清

    书为媒

变形记相关影评

  • 这里讲的《变形记》不是指卡夫卡的小说,而是蒂姆罗斯主演的同名电影,虽然这片子已经老的掉牙了,一开始看到就是TV film,但当我看到这片子时,第一反应是惊讶,而后是惊喜。等我看清这其实并不是什么电影,倒不如说是被拍下来的舞台剧。这不禁让我想到Tim之前在小剧场演出的经历倒觉得颇有意味,但由于是没字幕的,所以为了看这剧我倒是翻箱倒柜把之前语文书上的《变形记》找出来,又找了完整版的文章仔仔细细的研究了一遍。

    我也是拼了,为了看小Tim的电影还要把原著研究一遍……

    但是等到看电影的时候我还是懵了不止一下,作为小地方的孩子,我可从来没见过剧场,电影院都难找,更别说是舞台剧了,对于这种形式化的表演一开始还是颇为不解的,没想到自己的第一部舞台剧竟是外国老片。

    剧场的布置简陋到几乎没有,全靠演员撑台面,终于知道为什么说以前的演员演技好了!没有任何特效和后期处理,在真正的舞台上,只能全靠演。很多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说,觉得这样一部怪诞的著作没法拍成电影,可惜了,因为没法演,没市场。可是,谁说的,谁说的,谁说需要特技才能演。

    其实我倒庆幸当时没有特技,要不然按好莱坞现在的拍片方式,非给他整成一恐怖片。科技并不能帮助艺术完成它的使命,却会磨灭我们体会艺术的心境。特技并没有帮助我们更好地呈现作品,反倒是那个架子,恰如其分地划分了格里高尔房间与客厅的分界,也给了Tim很好的空间展现异化后虫子的形态。不得不感叹这神演技,这爬高家倒吊的技术啊!还有那人肉电音,强烈怀疑那时候是否已经有电音机器,是否又能在舞台上展现。

    没有特技变身,没有道具服装,从头到尾只画了个红色的眼影就算完成了变身,为了表现虫子的形态,小Tim手脚并用连手指都用上了。但我觉得这样更真实,因为格里高尔本来就是人,一个异化了的人,用人本身的肉体赤裸裸地表现虫的形态更能突出卡夫卡的主旨“虫形人心”。也让作为观众的我看的更为揪心。当那些虐待如此真实的踩在一个人的身上,伴随着格里高尔撕心裂肺的叫声和痛苦的眼神扑面而来,就像一条鞭子狠狠地抽在人性的阴暗面。

    舞台上的演员随着格里高尔的异化,动作变得程式化,呆板而缺乏生气,连妹妹和妈妈的发型都是棱角分明的,这不是人该有的样子。最后,在格里高尔死后,舞台上的灯光变得明亮,女人们的发型也回归正常的柔美,一切因为格里高尔的离去重新焕发生机。伴随着家人的欢声笑语,最后聚光灯打在格里高尔冰冷瘦小的身躯上,显得那样凄凉。

    都说世事无常,人性的弱点和缺点在考验面前如此脆弱不堪。以前读课文的时候都说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现在回首,不觉一笑而过……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生活,可生命本身就是相互关联的,人本是群居动物,为何却要如此渴望自由?此题,无解。唯有死亡可以解脱……

    看变形记的时候一直在反问自己,如果你是家里人,你能保证一如既往的善待他们吗?其实无论是母亲养育幼子,亦或者是子女照顾老人,一旦你的生命要承担起另一个生命的职责,那么自我就成了奢侈品。这也是为什么,格里高尔最终遭到家人抛弃的原因。但当看到最后那舞台上突然变得阳光明媚,独留格里高尔在一旁灰暗的角落,其他的人便顾自欢欣鼓舞去了,顿觉心寒。一个亲人的离世,竟然伴随着喜乐,而非悲伤,这样的人心要冷漠到何种程度?纵使没有了热情,至少曾经作为你的亲人,总还有亲情在吧!

    必须承认人性是有黑暗面,光靠道德和义务不足以战胜,唯有爱才能化解,希望格里高尔的悲剧少点,再少点……也想对格里高尔们说,多爱自己一点吧!你若丢失了你自己,也必将会被别人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