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之路

主演:内详

导演:董浩珉,崔凯,张莉,孙超,孙佶

别名:

类型:纪录片 纪录片中国大陆2019

    猜你喜欢

    稻米之路相关影评

    • 稻米与文明

      ----写在纪录片《稻米之路》开播之际

      作者:曾雄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一万多年以前,当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的远古先民,将他们采集而来的普通野生稻试着加以种植的时候,一场革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此后稻米便跟随着人类的脚步,开启了漫长的旅行。稻米之路从远古走来,经过上万年的跋涉,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从东亚到东南亚,经印度洋,到达非洲,再从非洲远渡重洋到达美洲;或从东亚经古老的丝绸之路,进入中亚和西亚,再辗转经地中海世界进入欧洲。稻米的生产与消费几乎无处不在。

      稻米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小麦、小米、大豆、玉米、马铃薯等旱地作物相比,稻在大多数的情况之下,必须在淹水的环境下生长,虽然生长在水中会给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甚至成为大面积种植和机械化生产的障碍,但水稻的稳产高产,依然使数千年来,世界各地的稻农遵循着古老的传统进行生产。为了给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人们总是不辞辛劳地兴修水利,深耕细耙、育秧移栽、灌溉施肥、中耕除草。在这一过程中,稻米还塑造了人们的性格,种植水稻的农人采取更加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行事更加集体主义,人与人之间也更加相互依赖,而且更能吃苦耐劳。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当欧洲牧羊人开展“工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的时候,从事稻米生产的亚洲人则正进行着“勤勉革命”(Industrious Revolution)。

      稻米的旅行,丰富了人类食物的种类。一万年前,当新石器革命同时在西亚和东亚爆发的时候,大麦、小麦,大米、小米等从众多的植物种类中被人类选育出来,成为人类的主要食物,随后这几种作物,便随着人类的迁徙,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分布版图和势力范围,并且相互渗透,丰富了人类的餐桌。以美食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因为中世纪后期,有来自东方的稻米经阿拉伯世界的传入,使得他们的餐桌上除了有小麦制作的披萨Pizza、面条spaghetti之外,还有稻米作的什锦饭risotto。

      稻米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相较于畜牲业和其它旱地作物而言,稻米生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同时稻米的产量,和其所含有的特殊的营养物质,如精氨酸等,也能够繁殖和养活更多的人口。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方,也是水稻生产最多的地方。公元100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首次突破亿人大关,其中半数以上的中国人口要靠大米来养活。而据明末宋应星的估计,这一数字更高达70%。今天,稻米已成为地球上30多个国家的主食。一半以上的地球人以稻米为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60-70%的热量和20%的蛋白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家,占全世界35%的产量。印度总人口中约有65%是以稻米为主食。日本是世界第九大稻米生产国,国内约有230万稻农。

      稻米改变了历史进程。虽然现在有种观点认为,水稻种植中产生的“一氧化二氮”也是全球变暖因子之一。但作为人工湿地,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和生态平衡方面影响着人类的历史。在中国,由粟作建立,麦作维持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之所以在历数千年之后没有走上如同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消失的命运,其原因即在有一条同样自西至东与黄河平行的长江,以其富有增产潜力的水稻作后盾接班,缓解了黄河流域的负担,而且后来居上,继续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两千余年前,稻米经由海路和陆多种路径和多次的传播,进入朝鲜和日本。在日本,原本从事渔猎采集的绳文人受到了以种稻为生的弥生人的冲击,并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日本民族。日本人通过使用稻米作为自己的隐喻来反复地重构自我。稻米在日本人的身份认同问题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犹如‘韩国稻草屋顶’所象征的那样,稻米也是韩国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稻米作为一种作物、食品和商品在形塑和连接非洲、美洲、欧洲和几乎所有的亚洲地区的历史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2010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白馥兰(Francesca Bray)教授领导一支国际小组就开展了一项全球性的新稻史研究,并于201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她们的研究成果:Rice: Global Networks and New Histories,稻米:全球网络和新史学。白馥兰教授认为,稻米的历史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交织在一起。

      稻米之路,也是稻作农业技术的传播与交流之路。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的牛耕,在大约2000年前中国东汉的时候,便由中国内地传到了今越南等地。用于稻田耕作的江东犁,自9世纪以前在中国唐朝的江南地区出现之后,也在中国及东南亚种稻区得到广泛使用。17世纪时荷兰人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处看到当地中国移民使用这种犁,很快将其引入荷兰,以后对欧洲近代犁的改进有重要影响。用于稻田灌溉的水车,在唐朝的时候已传到了日本,用于稻田灌溉。12-13世纪日本从中国引进水稻品种“大唐米”,在日本围海造田中大显身手,成为低温地种植不可缺少的品种。源于中国宋代的旱地育秧技术,传入朝鲜之后,称之为“干畓稻”,并出现于17世纪韩国农书中。朝鲜干田直播稻品种也系从中国传入。

      作为稻米之路的源头,中国人对稻米所做的贡献,获得了世界的肯定。清代的康熙便运用单株选择法,对水稻的变异植株进行有意识的选择,成功地培育出一种新的优良品种“御稻”,并向南北各地推广。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对康熙此举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由于这是能够在长城以北生长的唯一品种,因此成为有价值的了。”20世纪60年代,在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的中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台湾本土稻种,培育出“奇迹稻”(Miracle Rice),为东南亚国家的水稻增产立下了丰功伟绩。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3500万人的吃饭问题。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的《水稻(籼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序列图》的论文更是被2002年4月5日的国际著名的美国《科学》杂志评价为“具有最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性工作”,对“新世纪人类的健康与生存具有全球性的影响”,“永远改变了我们对植物学的研究”,是中国“对科学与人类的里程碑性的贡献”。

      然而,稻米之路对中国来说,并不是单纯的一条技术和产品的输出之路,也是一条交流和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原产占城国(今越南中南部)的占城稻由福建引种到江淮两浙。因其早熟、耐旱、不择地而生,尤其是适合于高仰之地种植等特点,促进了梯田的开发,粮食产量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其后不久,中国又从朝鲜引进了一个名为“黄粒稻”的品种。1955年6月7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到,要将缅甸深水稻种子引到中国来。

      稻米连接着人类的未来。截至2018年,世界人口估计为76亿人左右。据联合国估计,2100年将增加到112亿。这意味着粮食的需求也将相应的增加。而人类未来口粮所面临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作为人类最重要主食之一的稻米仍然被寄以厚望。2004年,联合国首次设立国际稻米年,主题为“稻米就是生命”。为一种作物做出这样的安排,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尚属首次。此前的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全球环境基金(GEF)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了被视为关乎未来(A Legacy for the Future)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的大型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GIAHS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这个项目中首先想到的就是以水稻为基础的农业系统。到目前为止,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总数目前达到了56个,分布在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欧洲、拉丁美洲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多的就是稻作农业系统。

      稻米之路依然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