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的童年

主演:周轶君

导演:周轶君

别名:

类型:纪录片 纪录片中国大陆2019

  • 乐享云2
  • 乐享云1
  • 乐享云3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猜你喜欢

他乡的童年相关影评

  • 前阵子在阿姆斯特丹,经常去公园里躺着晒太阳,看到许多小孩儿在阳光下草地上撒欢奔跑(btw 阿姆的城市公园做的是真出色,绿草、树林、湖泊养护得很好,干净整洁,又不失自然的野趣和多样化的物种)。每天这么看娃子看多了,忍不住开始思考关于童年教育的种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身体/运动的关系,与艺术的关系,还有,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1.与自然的关系

    不知道我们这一代90后,有多少是在农村和大自然中长大的;随着年纪渐长,我越来越感到幸运有一个在农村长大的童年。小时候家里养鸡,奶奶总会带我和堂弟去鸡舍捡鸡蛋,每次在草垛里发现蛋总是无比惊喜,会跳起来欢呼;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热乎乎,带着母鸡的温度(or/and 绒毛);爷爷会带我们去田里给蔬菜浇水,给南瓜花授粉,摘熟透的西红柿,捉叶子上的毛毛虫;和堂弟一起在田里挖蚯蚓,捉蝴蝶,捞蝌蚪,寻灵芝,放火烧野草,偷人家田里的花生来烤了吃,也是野的很。

    所有这些灵动的记忆,都是早年在心里埋下的种子;虽然7岁开始进城上学,但心里一直对大自然,对田野有着血缘纽带般的亲昵与迷恋,而这种联结会在日后的许多瞬间浮现。初中时候别的女孩子在讨论郭敬明,我在反复读《瓦尔登湖》,总感到有一种乡愁一样的情绪;读王维的诗,读德富芦花的随笔,都更能与那种细腻的自然情愫产生共鸣;去看关于海洋的展览,看着浩瀚神秘的深海生物,分分钟流下泪来。

    之前读纽约时报,看到有篇报道说在这个一切都电子化、屏幕化的时代,真正的精英阶层反而转过身,让孩子去接受“自然教育”。电子产品是廉价易得的,电子产品的陪伴也是;许多看起来让生活“便利舒适”的科技进步,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精神鸦片和对人的奴役。所以真正有想法的家长,会对此感到警惕,而更加注重“人”的陪伴和与“自然”的接触。尤其在这个时代,自然教育和与人的接触,才是真正的奢侈。只有在自然的浸润中,我们才能渐渐领悟,what it means to BE, and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2.与身体/运动的关系

    在阿姆斯特丹参加 improvisation workshop 的时候,有人过来和我说,“哇,你跳舞应该很多年了吧!” 我说没有,才两三年而已。“那你小时候应该 move 很多吧!” 我说,哈哈也没有,小时候就在读书,基本没什么运动。对方表示一脸懵,好像听不懂我在说什么;我知道他不能理解的点在于 1.)你跳舞给人的感觉明显不像是不怎么运动的人 2.)怎么可能一个人从小到大没参加过什么体育活动???

    说来也惭愧,也可惜,中国的身体/体育教育向来不太受重视(不知道近些年是否有所改观)。我自己也直到近几年开始接触当代舞、行为剧场、即兴这些表演艺术,才猛然发觉自己的 mover 潜质。所有人都和我说 “You are a born mover.” 而我只能暗自惊讶,这样的天赋这么多年来一直被应试教育等等琐碎压抑着,竟然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依然有这么强大的爆发潜力。想起奶奶时不时会讲的一个段子,说小时候带我去上海,在人民广场,我兀自跑到广场中央,开始一扭一扭地跳起舞唱起歌来,吸引了老头老太们围观;真是三岁看老啊。只能希望,这一代的父母们能够对孩子的天赋更敏感一些,多些鼓励、包容和支持吧。

    各种运动、户外活动和更广义的肢体训练(舞蹈、戏剧)不仅仅有助于打造强健的精神体魄,也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很多时候身体的开发会极大程度上激发人心智、情感、创造力、表达力的开放,让一个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更和谐地处理与自身关系。在近些年参加的无数肢体工作坊里,我观察到不同的 inner being 在肢体上的外化和表达,有的人非常强势独立,有的人乐于与别的身体接触、建立连接,有的人比较孤僻,有的人轻松温暖。这是一个双向的关系,一个人的个性和经历会体现在肢体行为上,反过来,身体训练也会帮助人塑造更好的自我;可能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国内各种戏剧工作坊、舞动疗愈等等开始兴起的一部分原因吧。

    Monocle 八月刊的主题是 Urbanist,试图从多个角度讨论“怎样的城市才是好的城市”。有篇文章就专注于不同城市里的游乐场和公园,其中讲到阿姆斯特丹,是这么说的:

    The Netherlands might have the most accident-proof population on the planet. Trained from the age from two to swim, children in this low-lying flood-prone nation quickly develop a tough skin.

    我看到了大笑。想起在阿姆斯特丹的公园里,年轻的爸爸们一边晨跑一边推着婴儿车飞奔遛娃,后面还跟着气喘吁吁的狗;又或者孩子们赤身裸体地在草地上自顾自玩耍,也不知道父母在哪个角落乘着凉。“荷兰人好生猛啊!”我和朋友开玩笑。他们的育儿方式似乎和国内传统父母“捧在手上怕摔了”的心态截然相反。这篇文章里,一位荷兰的城市游乐场设计师道出了背后的哲学:

    Safety can be viewed differently through a risk-benefit analysis, which simply means that if you learn how to deal with risks, you learn how to handle them. […]You can put a fence around water to stop drownings or you can teach people to swim. Looking at safety in different ways is very important.

    第一集里,日本幼儿园的老师们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草坪上的障碍)就在那里,给孩子带来不方便才好;面对不方便时,孩子才会开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如果平平整整的话,孩子就不需要去操心,也不会思考任何事情。”

    3.家庭教育的影响

    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深入了解了一些人的童年经历,再看到他们当下的状态,真的万分感慨:童年的一只蝴蝶翅膀扇动,会在成年后的你身上掀起一场飓风。

    BF是犹太人,和他在一起之后,深刻感受到犹太人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而这样的重视又会言传身教地传给下一代,如此形成很浓厚的家教传统,和犹太文化传统交织融合在一起,让他们对自己的族群、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比如 Shabbat,也就是犹太安息日,从周五晚上持续到周六晚上;依据传统,这段时间内不能使用任何带电的物体(比如电灯、电脑、汽车等)。BF小的时候,父母对此遵循很严格,周末晚上只能在家,不能看电视,也不能出去玩。“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做什么呢?交流。”一家人会在每周的这个时刻,吃晚饭,互相交谈。“我当时不能理解,觉得其他小朋友为什么还是可以看电视、出去玩,我就要呆在家,很委屈。但是现在长大了,能够体会到这份传统对我个人和家庭关系的积极影响。尤其你看现在,人们聚在一起也只是各自盯着各自的手机,似乎遗忘了的面对面交流的传统;我的许多非犹太朋友也会很羡慕我们家庭的温馨和睦。”

    还有之前和他讨论到小孩问题,他说他这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组建自己的家庭然后生两个娃(相当认真地)。我觉得大部分人都会这么说,但很少人真正知道为什么想要这样的人生。于是我不依不饶追问,你觉得这个想法的根源是什么呢?他说,“因为我从小就受到爸爸妈妈的很多关爱,我想把这份爱传递给我的孩子们。” 而另一方面,有太多的例子是因为父母的忽视/失职(其实更多时候是unaware)而导致家庭问题,进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疤、症结甚至创伤,对他们成年后的生活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令人叹息又爱莫能助。

    (先写这些,anyway 很期待以色列那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