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克

主演:西恩·潘,乔什·布洛林,詹姆斯·弗兰科,迭戈·卢纳,埃米尔·赫斯基,艾丽森·皮尔,丹尼斯·欧哈拉

导演:格斯·范·桑特

别名:

类型:国语 美国2008

  • 乐享云2
  • 乐享云1
  • 乐享云3
  • 正片
  • HD
  • 正片

猜你喜欢

米尔克相关影评

  •        要论同志电影的号召力,能翻过“Brokeback”这座高山的恐怕之有“Milk”了,因为没有哪座山足以高过道德的制高点。    这部记录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开同性恋身份官员的影片,在缅怀时代英雄、歌颂自由民主的同时,通过大量政治元素的注入,已将一副更为深远的美国社会图景呈现在观众面前。当数以万计的民众举起蜡烛祭奠英雄之时,这已不仅仅是代表少数“同志们”的愤怒而是每个“公民”的呐喊。                                              思想家与煽动家    落笔之前,我又回顾了一遍刘瑜老师《民主的细节》里的一篇文章——比道德制高点更高的。文章中说到煽动家和思想家绕的最大区别就是:煽动家热衷抢占道德制高点,而思想家却始终担心谁来为这场“盛宴”买单。在看过《米尔克》之后,我想在这个解读面前加一句修饰:其实每个思想家背后都隐藏着煽动家的影子;每个煽动家心中都怀有对理想的渴望。米尔克在成为旧金山参事之前,确实是位不折不扣的煽动家,诸如提倡集会同志“选择性”消费、参与抵制Coors beer、煽动针对Anita Bryant撤销反歧视法令的示威活动……即便在成为参事后,依然不顾政府官员的身份,幕后策划示威游行活动。而当赢得了同性恋群体话语权(6号提案通过)之后,米尔克又像一位思想家那样忧心忡忡,这一点从他观看《Tosca》就显露无遗,《Tosca》在某种程度上隐喻了替“盛宴”买单的事实,或许生命的戛然而止才是每个伟大思想家的灵魂归宿,他们为后人留下的除了不朽的精神标杆,剩下的便是无尽的苦楚与伤痛。                          打开“壁橱”                                    “同性恋”这个产生于人类固有道德体系下的现象,成了任何一个健全社会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游走于阴暗角落里的人群,被过早带上了“罪恶”的帽子,大多数人也习惯将它和毒品、艾滋联系在一块。偏见是形成一类事物、现象、群体的罪源,在一个充满鄙夷眼光的社会,弱势群体被逐渐排挤,这客观上也加剧了他们被边缘化的事实。起初米尔克还在扮演嬉皮士的日子里乐此不疲,姑且可以看做大龄青年焕发了第二春,但久而久之他发现如果一味的沉溺于生活,只会使他引以为傲的卡斯特罗街变成滋养“偏见”的温床,同志们赖以生息的地盘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无端践踏。米尔克竞选参事的决定,是同性恋群体扭转偏见的信号,更是弱势群体维护自身权利的必经之路,只有抛弃身份的束缚,亲身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才会被大众普遍接纳。                         “狗屎”政治    看完本片你一定对Dan White最后的判决耿耿于怀(食用垃圾食品过量导致过失杀人的辩护的确有些狗血),这里姑且撇开其杀害米尔克及市长的动机,如果你执意用杀人偿命或至少也该判个无期的概念强加于此,只能说明你对美国还不了解。影片结尾的设计更容易使人增加对“保守派”憎恨,但如果站在“比道德制高点更高的”的立场上看问题,也许会释怀很多。在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道路上,如果不能理性的施以约束,单凭维权冲动抑或仅仅因为政治企图而向固有体系开战,那么即使是“出师正义”也会纳入侵权的范畴。因此在美国社会的各层阶级斗争当中,要想避免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就需要平衡的力量,在“同性恋”这个问题上,这种平衡依然存在,这就如同天平两端的砝码,一端是维护固有家庭伦理的卫道者,一端是提倡思想解放的垮掉一的一代。单从执政态度上讲,或许作为卫道代表的Dan White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没被“权势”要挟,在反对同性恋的态度上未因米尔克政治知名度的提高而有所转变。相反米尔克为达到目标,宣布“狗屎”法令、用选票作为筹码干扰市长对Dan White复职一事的做法,却颇为败笔。                        不是政客的政客    前面提到的“狗屎”政治只是就事论事,并无针对米尔克之意,事实上,他用政客的手腕完成了政客不愿完成的事。米尔克与一般政客的区别在于,他会不厌其烦的与每一个生命个体对话,并施以帮助。    米尔克从一个怀揣商业野心的基佬演变成为时代英雄的过程,亦是对身份不断反思并加以历练的过程。他的故事在告诉所有生活已被践踏或正在遭遇践踏的人们——“不仅仅是同志,还有黑人,亚洲人”,打开“壁橱”迎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