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不息:水之爱

主演:IrenaSalina

导演:IrenaSalina

别名:

类型:纪录片 美国2008

  • 乐享云1
  • HD

猜你喜欢

川流不息:水之爱相关影评

  • 纪录片的另一个极端是从纯粹评价的角度出发,把电影当作一篇视觉化了的议论文。这样的影片是个人化的,充满了导演的强烈的个人意识与自我见解,比如Michael Moore的纪录片,以及我在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上看到的这部《水流》。这样的纪录片好处在于其信息量大,有论点有论据,从各个角度在短时间内阐述最大限度的证据来支撑导演的个人观点。不管观者赞同与否,看下来至少是增长知识的,甚至还有可能深受打动产生人生变革的契机;坏处呢,也如同任何议论文一样,影片可能变得非常主观,导演常常会使用“填鸭大法”,通过大规模的信息攻势给观众洗脑,甚至很可能使用错误的论据来支持偏激的论点。Michael Moore的纪录片之缺陷正是如此,尽管他的论点都很有分量,但论据却是一边倒的,也就是说,他会使用一切支持他论点的论据来进行证明,但绝不提及也客观存在的,与其论点不一致的事实们。这便是“第三只眼”的反面——可看性强,有趣,但很可能偏激,不客观。 《水流》也是一部充分使用了“填鸭大法”的论文式纪录片。影片的中心是描述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水资源危机,强调水源作为人类生存的一种基本资源,应该作为基本人权的一项写入联合国宪法,同时反对财力雄厚的跨国大公司与地方政府官商结合控制水源,人为提高饮用水成本的做法。影片从头到尾基本都由话外音主导,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切入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地区,引用了很多的采访与人物自述,对大财团伪善的描述和对贫困地区买不起饮用水的贫苦人民的刻画交织进行,其中传达出来的倾向性是尖锐而强烈的。这样的论述方法最大的风险在于论据的编排。一旦让观众过于明显的感受到导演的主观倾向,那影片就很难将观众全部带入其所想表达的内容之中;问号一旦打上,再要去除就十分困难。比如《水流》的开篇采取了经典综述的方法起题,先总体介绍世界上存在的水资源危机以及其引发的和平与暴力冲突。在这个阶段,信息是通过话外音+大量快速剪切镜头的方式来传递的。其中一个镜头是南美的玻利维亚“水革命”时军警殴打示威平民,与其相配的画外音只提到了水危机会导致社会动乱,但并没有给出这个镜头的具体时间地点与前因后果(镜头很快闪过,也没有时间给出这些更为具体的信息)。作为观众的我,在不了解玻利维亚“水革命”背景的情况下,很难不怀疑这个镜头是否从其他影视作品新闻报道中随意截取下来增强视觉效果的。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对影片后来展示的其他论据客观性的接受,让我不得不从一开始就带着怀疑的眼光来看待整部纪录片。后面在具体展开论述的过程中,填鸭式的信息轰炸方法依然让《水流》过于偏激而缺乏客观中立的态度。即使抛开论据的选择性不谈,论点本身也很值得商榷。影片将水危机的源头指向了个大跨国公司,指责其为了最大利润从而人为抬高饮用水价格。其实我个人对公司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并没有非议,因为这本来就是公司这种经济实体产生的本意,无可厚非;我觉得水危机产生的更为深层的原因是水源这种公共经济产品,在从公有向私有转化的过程中伴随饮水质量的提高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附加成本究竟该由谁来承担的问题。究竟是硬着陆更有效率还是软着陆更为平稳,究竟是人民的水源为人民还是粗暴的剥夺水的所有权强迫贫困线下的民众接受不合理的水源分配方式,这后面都有着更为复杂甚至险恶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不是单单拿出那些为了利润冲在最前线的跨国大公司来当靶子,甚至刻意展示大公司的漠然与冷酷就解决问题了。一个公司走了还会有另一个,可口可乐不在了还有百事可乐。至于“因为水是流动的,所以对干净饮用水的所有权是基本人权,不应以人的经济状况为转移”一点在执行上也有相当大的困难。水确实是流动的,但清洁可饮用的水源在污染日益严重各种基本资源越来越紧张的今天,还是无法像空气一样完全免费的。不考虑净化水源与建设水利运输设施的成本在真空中谈论水的所有权意义不大,就好比生存更是人的最基本人权,但不考虑食品的价格天真的谈论生存权一样,只满足意识形态上的政治目的,但不具有任何实际指导意义。尽管填鸭大法缺乏客观性,但因为其在短时间内提供了大量的多样化信息,哪怕视角偏激,也往往值得一看。同时因为论文式纪录片大多节奏紧凑,常常笑料连连,电影所面向的目标观众群体会比“第三只眼”纪录片显著增加,而有一定名气的Michael Moore的纪录片甚至还能攻下好莱坞院线的数块屏幕在以娱乐片为主的主流院线上映,对于在市场夹缝中生存的纪录片来说,这实属不易。《为谁辛苦为谁甜》全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ea38201009qt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