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长夜

主演:玛雅·珊萨,LuigiLoCascio,RobertoHerlitzka

导演:马可·贝洛基奥

别名:

类型:国语 其它2003

  • 乐享云1
  • HD

猜你喜欢

  • 5分钟太晚

  • 攀登2002

  • 超清

    梦旅人1996

  • 正片

    野蛮之徒

  • 继续爱下去

  • 符合之爱

  • 武士惊魂

  • 艾丽·罗斯

  • HD

    水果硬糖

  • 正片

    梦寄东山

  • 超清

    书为媒

再见,长夜相关影评

  • 主持人:@子夜无人

    助理主持人:@我略知她一二

    场刊嘉宾:@donnie、@阿斯巴-甜、@赵小毯

    特邀嘉宾:@RIVER主持人 子夜无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第23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场刊圆桌的第2天第2场,我是主持人@子夜无人,第2场我们讨论的电影是《再见,长夜》,在深入之前,请各位嘉宾先基于自己的场刊打分聊聊打这个分数的原因,简单说说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想吧!

    助理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手松一点场刊可以给到四星。人类的终极情感在红色的一呼一吸之间挥洒着血肉之躯的脉搏对抗,让泪水喷薄而出的不是爱人的结束也不是临终的遗言,高度自恰的行动代码让一切无法回头,于是尘归尘,土归土,桥归桥,路归路,无法再见的长夜漫漫永恒的消失在了那个红旗招展的夜空。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3星,导演对女主内心的转变过程的外部氛围表现得很好,但一些非主观视角的展现削弱了代入感。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给的3、对我来说迷人的并非是心理惊悚的过程,而是对时代革命的还原,以及落脚于个人的情感。

    特邀嘉宾 RIVER

    三星,剧本将女主角的信仰崩塌的过程描摹得非常完整,从头到尾笼罩的鬼魅感构建出一个无尽的长夜,沉睡在其中的人与观看它的人体验并无不同,彻骨的寒冷一步步将人浸透。

    场刊嘉宾 donnie

    2星,天哪有没有看过毛泽东选集啊哪有这样整革命的我不懂。非常常规和完整的欧洲政治题材电影,稚嫩的革命,超强的文本和台词功底。最喜欢的部分是62分钟、93分钟等女主角情绪部分的处理。模仿基耶斯洛夫斯基,有大师质感,还缺点深度。ps音乐选得好好。

    助理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导演的音乐品味很好,用现代音乐表达传统情感。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确实,pink floyd出来的那一刻,心想绝了,摇滚曲和革命进行曲也没差。

    主持人 子夜无人

    第一个想让大家谈谈的是,电影描写女主角的信念动摇,是一个丰富绵长的感受过程,那么当中有哪些时刻是令你印象深刻的?

    场刊嘉宾 donnie

    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意共在饭前祈祷,女孩一脸难以置信。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这个过程一直让我感受到女主和人群的疏离感,导演似乎也有意往这方面靠。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我觉得比较印象深刻的是女主睡梦中的镜头,然后切到总理出来游荡,算是女主潜意识的表现。在白天女主觉得自己是红色头脑,但到了晚上最松弛状态下,转变已经悄然发生。

    主持人 子夜无人

    donnie起到的“稚嫩的革命”这点,其实让我想到了色戒里那群学生荒谬的杀人行动,包括女主有些地方,我其实想到王佳芝。

    场刊嘉宾 赵小毯

    确实,王佳芝是感悟到那个时代没人能真正救她。但是这部电影的女主不是一个人惹,王佳芝只有自己的绝望。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再见,长夜》的女主我觉得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她的觉醒不是因为她“损失”了什么,而是来自于两方面,感受和扮演,大家可以从这两方面谈谈吗?她在日常模式和革命模式之间的切换扮演,以及她对于自我隔绝之外的世界的感受。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我刚刚有提到的,她觉醒的过程一直有一种与人群的疏远感和两面生活的分裂、让她产生了自我怀疑。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谈到感受方面,我觉得导演之所以是让女主产生转变是因为在很大层面上,女性的共情能力会更强。女主对外界更多的是一种处于被发现的恐惧,对于被绑架总理的共情或者说同情,包括总理写给家人的信件让女主认识到总理抛去政治身份,也有作为人的一面所带来的同情,才是让女主“觉醒”的主要推动力。而影片中的男性总是处于一种宏大叙事的氛围中,认为总理写给家人的信只是拖延时间,会影响革命。而漠视总理也有家人也有亲情。

    场刊嘉宾 donnie

    她对被绑架的人很感同身受。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但她对于革命这件事的意识其实是迟钝的。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革命更偏向宏大叙事一点,是总理这个具体的人让她能共情,我是这么认为的。

    主持人 子夜无人

    也就是现在很流行说的“爱具体的人”。她把握不到革命,但她可以touch到具体的人。那大家觉得为什么她的同伴们和她差距会这么大呢,因为男人不行吗?其实是共情能力,男人一般共情能力都很低。

    场刊嘉宾 donnie

    是啊,被政治梦想洗脑,男人好容易被洗脑。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女主有外界信息的输入,影片中还有一个男性也算是部分背叛革命了,就是中途跑出去找女朋友那个,他和女主一样,也是会与外界有交互的(他俩假扮正常夫妻)。

    特邀嘉宾 RIVER

    女性共情能力确实往往更强。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因为男人神经大条,不是所有男人都情绪化,很忧郁哦。男人的情绪化还有种生理上的失控表现。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觉得扮演这件事对她最大的影响在于,她被迫让自我异化于这个世界,但她所有的同理心都和世界的常态站在一起,这是很痛苦的。比如公车那场戏上,她觉得自己怀着革命大义,和周围人格格不入,但其实那些谈天说地的人也觉得她是格格不入的。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对,红色分子上车了,女主却感觉不适,跑下车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

    这个镜头很精彩,一群女人讨论,女主自己感觉到一种疏远感。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觉得革命这件事就是应该有很沉重的心理负担的,这电影表达这点很好。现在很多国内的谍战剧都特别浪漫化,而且不一定是要经历死亡、发生了什么核心事件,你才感受到负担,那种负担应该一直跟着你,压得你喘不过气。

    特邀嘉宾 RIVER

    是啊,人在群体中其实很难接受自己的异化。

    场刊嘉宾 donnie

    嗯嗯,而且革命其实会有非常不人道的部分和一些自相矛盾的地方,这部影片也在讨论这种严肃话题。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就是那种心里装不得事的人,所以看的时候特别理解女主。

    场刊嘉宾 赵小毯

    现在谍战片就是没有审讯没有心理煎熬了,好像不审讯压力就不大,一审讯个个赴死状。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真想替她说出来,不干了,我叛变了!

    主持人 子夜无人

    那最后大家对于结尾的看法吧,我觉得还是很神来之笔的。

    场刊嘉宾 赵小毯

    重获自由的总理,再见挣扎的长夜、对于女主来说或者真正解脱了吧。

    主持人 子夜无人

    尤其联系片名的话,她在想象中放走了人质,其实解脱的是自己,走出了长夜的人,是历史上死在了前夜的人。想象是因为对应历史,历史上就是撕票了。

    场刊嘉宾 赵小毯

    所以放走的其实是想象吗,就是一种解脱感吧,或者也希望再也没有这样挣扎的长夜了。

    场刊嘉宾 阿斯巴-甜

    片尾用一种浪漫话的处理方式,完成了对女主内心的解脱。

    特邀嘉宾 RIVER

    是的,算是一种自我安慰?至少在梦里她走出了长夜。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就是一种解脱感吧。

    场刊嘉宾 donnie

    我超爱最后教皇的镜头,真正的掌权者是教皇,真正拥有人民信念的人,被信仰的人。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按照历史,总理要死,女主之后也要死,但电影把他们都“放生”了,很温柔惹。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好温柔惹,人道主义的处理。

    助理主持人 我略知她一二

    女主角也是在放生自己。

    场刊嘉宾 赵小毯

    如果大家是女主,也会放走吗?明知自己可能会死。我可能不会放他走、然后内心很纠结难过,自我折磨,疯狂伤害自己,我怕思想的折磨更怕死亡的清静。

    主持人 子夜无人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拉皮德的《警察》,那里面也有一个女革命者,也是参与了绑架,但最后就是被直接打死了,她没有机会挣扎动摇反思。

    场刊嘉宾 donnie

    这很拉皮德。

    #FIFF23#DAY2的场刊评分将于稍后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