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

主演:秦昊,王景春,荣梓杉,史彭元,王圣迪,张颂文,刘琳,芦芳生,李梦,黄米依,李俊霆,穆丽燕,林鹏,陈朵怡,赵晖,刘妍,任..

导演:辛爽

别名:

类型:国产剧 悬疑,警匪中国大陆2020

  • 乐享云2
  • 乐享云3
  • 乐享云1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07集
  • 第08集
  • 第09集
  • 第10集
  • 第11集
  • 第12集

猜你喜欢

  • 更新至26集

    承欢记

  • 第38集

    急诊室故事

  • 第34集

    兰陵王妃

  • 第34集

    昔有琉璃瓦

  • 第48集完结

    我的真朋友

  • 完结

    蜀山战纪之剑侠..

  • 已完结 共32集

    时光与你都很甜

  • 已完结

    来到你的世界

  • 第24集

    九宫奇局

  • 第49集

    反恐特战队之猎..

  • 已完结

    深海利剑

  • 全38集

    谍海追踪

隐秘的角落相关影评

  • 对一个孩子最大的祝福,就是别成为朱朝阳这样的孩子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用这句话来评价《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严良、普普这三位命运坎坷的孩子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与同龄人相比,他们过于敏感、懂事,在别人还在与父母撒娇的年纪,已经开始被迫面对生活的残酷与凶险。

    对于父母来说,拥有这样的孩子大概会是万般无奈下的庆幸与自豪。

    可对于孩子来说,却常常包裹着太多不知如何言说的委屈与隐忍。

    从心理学上看,严良、普普、朱朝阳这三个孩子,属于非常典型的“亲职化”的小孩。

    而“亲职化”,也有另一个更好理解的叫法:“小大人综合症”。

    “亲职化”的小孩,他们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如,情绪上的不稳定、身患重病、残疾,或是经济窘迫,让孩子在童年时便被迫过早地开始行使家庭中照顾者的角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孩子的童年被过早地剥夺了,他们与父母的角色发生了对调,孩子的个人需求因为父母的需要而一再被牺牲——这个过程便是“亲职化”。

    “亲职化”是一种心理发育的异常,会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

    大体上说,亲职化的孩子会形成两种个性模式:一种是服从,另一种则是“困兽”。

    服从的孩子会过于考虑他人的感受,习惯于取悦他人、认同他人,同时常常自我否定,有受虐倾向。

    剧中的朱朝阳,面对继母和同父异母妹妹的冷嘲热讽依然隐忍乖巧,便是服从型个性模式的体现。

    而处于“困兽”个性模式的孩子,则好像总被危险和敌人所包围,不得不时刻保持警觉。

    他们会强于防御、反叛,退缩、攻击,感觉迟钝,有虐待倾向

    ——性格叛逆的严良算是典型的例子。

    “服从型”与“困兽型”两种个性模式可能会同时存在于“亲职化”孩子的内心,这两种个性在他们的心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混合,或是从一种模式向另一种模式的过渡。

    ——现在看来“服从型”的朱朝阳,后期或许会因为环境的逐渐凶险而不断黑化,转化成强于防御与攻击的“困兽型”。

    与此同时,被亲职化的孩子,缺乏合理地、建设性地处理自己极端情绪的能力,会不自觉地回归原始防御,强化从前的防御模式。

    他们可能会非常适应并且擅长隐藏自己的极端倾向——因为他们很早就已经长大了,拥有远超越实际年龄的世故与成熟。

    但是任何和他们亲近的人,都会感受到他们潜意识下所表现出的防御与隔离。

    这就是为什么像朱朝阳、严良这样的孩子,往往都不太合群的原因。

    《隐秘的角落》在记录犯罪与悬疑的过程中,同样也深层次地剖析了原生家庭和不良的亲子模式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

    作为一个正在学习心理咨询课程的学生,决定以朱朝阳的父母为例,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写一写他们是如何以爱之名,将自己的儿子一步步变得“亲职化”,并最终推入凶险深渊的。


    优秀的父母,会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与需要,以求能够及时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支持。 但很不幸,朱朝阳的父母属于另一类。

    他们不但无法及时给予孩子关注与关怀,反而需要儿子朱朝阳过早地学会如何察言观色、权衡利弊,根据父母的情绪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压抑自己的真实自我与情感需求,以满足父母的需要。

    其中,对朱朝阳伤害最大的,就是他的父亲朱永平。

    客观地说,婚姻中夫妻感情破裂,甚至一方出轨背叛,虽然有违道德,但婚姻自由,选择离婚是夫妻双方的权利。

    离婚不是错,甚至抛妻弃子都可以既往不提,朱永平最大的错是重组家庭后对儿子的忽视与冷漠,以及他在儿子面前对女儿毫无掩饰的偏宠与溺爱,对渴望父爱而不得的朱朝阳造成了严重的情感伤害。

    百年不遇答应带儿子去逛商场、买衣服,半路接到电话,小妻子提出要带女儿一起去。

    明明可以婉拒,朱永平的选择却是对妻子应承,对儿子朱朝阳和稀泥,牺牲对儿子本来就少得可怜的陪伴。

    到了商场,朱朝阳的鞋还没试完,朱永平的小妻子就带着女儿出现了。

    见到妻子和女儿的朱永平,马上丢下朱朝阳,跑去陪妻子和女儿买衣服,完全无视妻子对朱朝阳肉眼可见的冷漠,以及儿子所表现出的尴尬与不知所措。

    朱朝阳看似听话懂事,面对后妈的冷漠无视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悦,同父异母的小妹妹故意踩脏了自己的新鞋,他只会选择隐忍离开……

    如上文中所讲的服从型个性模式,并不是朱朝阳真的没有情绪,而是他深知:

    他的喜怒哀乐,父亲并不关心,如果他随心所欲地发泄情绪、表达不满,不但无法得到公平对待,未来,他会连父亲现有的这点儿可怜的、装模作样的关心都一并失去。

    懂事、听话,对于朱朝阳来说更像是一种多年来养成的防御方式。

    他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来换取父母来之不易的宠爱与怜悯。

    “我努力学习,是因为我觉得我不够乖,我常常想,如果我当时更懂事,您和我妈也许就不会分开了。”——在与父亲的对话中,朱朝阳如是说。

    显而易见,他的懂事与乖巧是被残酷的现实训练出来的,源于环境所迫,而并非是真心自愿。

    与表面的平静不同,他的内心,往往压抑着强烈的愤怒与崩溃,既不敢流露,也不知该如何表达。

    日久天长,压抑情绪与感受变成了朱朝阳内心中一种僵化的行为模式,即使在完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他也习惯了忍气吞声。

    这就是为什么他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也不敢表达愤怒,也是导致他在同学与老师口中“孤僻”、“没有朋友”的根本原因。

    与之相对比,朱朝阳班里的第二名叶驰敏,同样出自单亲家庭,性格却与朱朝阳完全不同。

    她的生活中母亲是缺位的。

    身为刑警的父亲工作忙碌,同样无暇顾及她的学业,却尽可能地对女儿表达着热情、爱护、与关心。

    和朱朝阳相似,叶驰敏的学习主动性同样很高。

    与朱朝阳不同的是,她努力的缘由却完全取决于她自己,而不是为了讨好谁。 表面上看,她经常毫不留情地给身为刑警的父亲摆脸色、数落父亲不管自己,但实际上,她在生活中是不缺爱的。

    父母离婚本身对于孩子并没有毁灭性的杀伤力。

    真正带给孩子巨大创伤与终身阴影的,是他们的父母,而不是父母离婚这件事。

    朱永平对朱朝阳的忽视与冷淡,连他6岁的女儿都看在眼里。

    他对妻子和女儿的娇宠纵容,对儿子的忽视淡漠,促使女儿朱晶晶对同父异母哥哥朱朝阳的任性跋扈,导致二人产生矛盾,间接造成了女儿的死亡,致使儿子自此坠入黑暗深渊。

    而朱朝阳的母亲周春红,同样存在很大的问题。

    如果没有电视剧的深入刻画,周春红这样的母亲,大概会是普通人眼中最伟大的妈妈。

    她辛苦工作,虽然收入微薄,却总是努力满足儿子生活、学习上的需要。

    工作单位路途遥远,她只得在单位住宿,让儿子独自生活,但每周回家的时候,不管多晚、多累,周春红总会变着花样给儿子做好吃的补充营养;

    开家长会,老师找她谈话,反映朱朝阳在学校性格孤僻。

    身为妈妈,周春红的选择不是进一步了解儿子在学校的情况,而是极力维护儿子、不留情面地怼老师:“我儿子是来学校学习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当儿子朱朝阳一脸忐忑地问她和老师谈了啥,周春红一脸淡定地表示老师什么都没说,充分表达了对儿子的信任与维护。

    周春红和同单位条件不错的马主任谈恋爱,却搞得像偷情——不是因为见不得光,而是不想被儿子知道、带给儿子压力。

    当男友表示想向大家公开关系时,周春红明确表示在儿子成年前不考虑再嫁,为了儿子的成长宁愿牺牲自己的个人幸福。

    与原作小说中不同,虽然前夫出轨且抛妻弃子,周春红对前夫的态度却十分克制,并没有在儿子面前频繁表达自己对其的怨恨与指责。

    相反,在得知前夫与小三儿的女儿意外身亡后,周春红还主动带儿子去医院探望,表现了她的善良与识大体——她并不是不恨前夫,只是不希望成年人之间的矛盾带给儿子更大的伤害。

    正如周春红对朱朝阳一再强调的:“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考虑”

    种种细节都表明,周春红在尽一切努力为儿子朱朝阳抵挡一切外界的干扰与伤害。

    像周春红这样伟大的母亲,在单亲家庭中非常具有普遍性。

    她们为了孩子埋头苦干、忘我牺牲,却忘记了停下来问问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久而久之,她们的牺牲变成了她们与孩子之间共同的枷锁,彼此都被束缚得喘不过气来。

    在第6集中,母亲周春红让朱朝阳喝牛奶的片段,将其对儿子的强势与控制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得不说,刘琳老师的表演真是太传神、太有层次感了。

    第一幕,因为儿子知道了自己与马主任去酒店开房,在厨房给儿子热牛奶的周春红一脸哀伤与恍惚。

    她一脸愧疚地端着刚热好的牛奶进入儿子的房间,借故坐在儿子的床边。

    想说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

    起初,朱朝阳并不想喝牛奶,在她的不断催促下,只得顺从地开始一小口、一小口抿着刚热好的奶。

    她马上面露不悦、厉声提出质疑:“有那么烫吗?!”

    直接上手夺过杯子,尝了一口。

    “这不是正好吗?!”

    摆脸色、示意儿子大口喝。

    当朱朝阳表示出一丝拒绝时,刚刚还一脸愧疚的周春红瞬间被激怒了:“你现在长大了,自己能照顾自己了是吧?!”

    然后便开始历数前夫的罪状:

    “如果你爸爸是个负责任的男人、当初不抛弃我们,今天的事就不会发生(我就不会和马主任去开房,就不会造成我们母子现在这般屈辱与伤害)!“

    说完这些话,周春红的愤怒得到了发泄,立马又觉得自己在儿子面前失态了。

    她一脸后悔,伸出手充满怜惜地想去帮儿子擦去留在嘴边的奶渍。

    而朱朝阳无意中的躲闪却再次激怒了她。 她奋力摁住儿子的脸胡乱地涂抹着。

    嘶吼着斥责儿子:“大人的事你懂什么?!你现在只管好好学习!!”

    并表示以后要换份在市里的工作,以后儿子就可以天天吃到新鲜的饭了。

    在周春红眼中,“天天能吃到新鲜的饭”是自己对正在长身体的儿子最需要做的事。

    而她儿子朱朝阳真正需要的却并非如此。

    周春红像极了我们很多人的父母,总是担心身为孩子的我们吃不饱、穿不暖,却完全意识不到,孩子在成长中所需要的,并非只是吃饱穿暖这么简单。

    周春红对儿子看似信任、宠爱,但却是有前提条件的:好好学习,什么都不要想。

    当儿子表达出自主性和独立意愿时,她表现出的不是鼓励支持,而是对儿子失控的愤怒以及强烈的控制欲。

    这一点,从她与马主任之间的相处也能略见一二。

    在很多人眼中,马主任或许是个渣男——前几天还在上赶着找周春红示好,在二人关系被迫曝光后,却选择避而不见,最终与周春红摊牌分手。

    但站在另一个角度,却能看出周春红性格中的强势与控制欲不仅仅存在于她与儿子的关系中,同样也在影响她与马主任之间的亲密关系。

    二人在宾馆开房时,马主任表示想公开他们的恋爱关系。

    周春红明确表示拒绝:“我不想让我儿子有任何负担,如果你觉得我耽误了你,咱们可以随时结束。”

    马主任只得无奈接受。

    前夫的妻子王瑶来景区找她、质问周春红在案发当日的行踪,马主任帮其解了围。

    当晚,马主任带着马戏票去找周春红,得到的却是周春红的冷漠与拒绝。

    她正式向马主任提出分手,并对马主任反复提及她儿子朱朝阳名字的行为表现出了难以抑制的反感与愤怒。

    此时,周春红应该已与警察交代了她案发当日的行踪。 在她看来,她与马主任的关系对儿子朱朝阳造成了麻烦与耻辱:如果她当天没有和马主任去开房,而是留在家里陪孩子,她的儿子朱朝阳就不会摊上这莫须有的嫌疑。

    四舍五入之下,这笔帐都被算在了提议去开房的马主任头上。

    尽管她与马主任之间各自单身,是正当恋爱,并非出轨偷情,没有任何见不得人之处。

    当王瑶再次来景区闹事,通过景区大喇叭痛斥周春红母子的“罪行“时,愤怒至极的周春红选择通过景区广播站将与马主任去宾馆开房的事公之于众,引发一片哗然。

    显然,周春红这一不计后果的疯狂举动,是压垮她与马主任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保护儿子,周春红可以不顾及任何人的感受,她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即使需要赔上自己和马主任的名誉、清白、工作前途,也在所不惜——如果你是马主任,你敢和周春红在一起吗? 周春红这种强势与决绝、为了保护儿子不惜摧毁一切的偏执,恐怕后面再来一个侯主任、牛主任,同样也吃不消。

    与此同时,周春红极爱儿子朱朝阳。

    可她对儿子的爱,看似无私,却是有条件的。

    敏感早熟的朱朝阳,内心也非常清楚:他必须要听话、懂事、顺从,才能让母亲高兴,才对得起母亲为自己的牺牲与付出。

    他被迫对母亲源源不断输送而来的关心、爱护、牺牲、隐忍照单全收,从而对母亲产生出巨大的愧疚。

    他必须要成绩优秀,他必须要做个懂事的孩子,他必须要绝对顺从他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为他牺牲了全部,如果他稍有不从,那就是对母亲无情的背叛。

    孩子需要一味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这对一个孩子的身心发展来说,是非常具有毁灭性的。

    这意味着他在童年阶段就被迫失去了循序成长的权利和机会,意味着他需要经常隐藏自己真实的感受、强迫自己时刻扮演一个可以满足父母情绪需求的虚假角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是非常艰难的。

    当一个女人无法从丈夫那里得到情感安慰,她的儿子就成为了她丈夫的替代。

    这种感情类似于情感的乱伦,在某种形式上剥夺了孩子本该拥有的正常童年——在这种关系下长大,孩子未来会很难拥有健康的亲密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女性都强烈拒绝和“妈宝男”谈婚论嫁的原因。

    文章的最后,想以一段我很喜欢读书笔记作为结尾:

    给孩子的保护,不是给他伪装一个美好的世界,而是陪他一起去面对他接触到的不完美。当他被否定、被攻击、被伤害时,支持他、接纳他,让他因为有后盾而变得强大——这才是真正的保护。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周小宽

    希望这部电视剧会给更多父母、尤其是离异家庭的父母带来启示与思考,帮助他们看到不同的角度,以思考如何给予他们的孩子真正所需的关爱。


    后记1: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圆儿,这篇文章是我看完前6集后写的剧评。

    朱朝阳的经历与性格太有代表性与代入感,非常容易令我们感同身受。

    在关注大家反馈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评论中对于朱朝阳妈妈的指责之多、之苛刻逐渐超越了我的想象。

    有些人甚至称周春红为全剧中“最可恨的人”——是的,比杀人凶手张东升还可恨。

    说实话,这是我难以理解和接受的。

    或许,是因为在我们的人生中,遇到一个强势妈妈的几率要远远高于遇到杀人凶手的概率吧?

    这一点,导致很多人对朱朝阳的妈妈产生了强烈的投射和移情——把对自己母亲的愤怒投射给了剧中的母亲周春红。

    在此,我很想说:这绝不是我写这篇文章想要达到的初衷。

    我自己本身也是一名女性,未来,很可能也会是一位妈妈。

    我不保证我会不犯错,我不保证我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妈妈。

    一个孩子出现问题,绝不应该仅是母亲一方的责任。

    对于某些人来说,当他们激愤地指责母亲时,或许也该思考下:那时那刻,他们的父亲又做了些什么?其他家庭成员,是否也需要承担一些责任?

    总之,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对女性、对母亲如此苛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脆弱与局限性,包括我们的父母,也包括我们自己。

    很多人对父母的感情往往都是爱恨交织,但站在另一个角度看:

    没有人能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我们的父母或许也没有经历过正确的爱与关怀,很多创伤与影响是会代代相传的,他们或许也是其中的承受者。

    一直觉得,为人父母是需要学习的,而幸福也是一种可以学习的能力。

    当我们意识到一切需要改变时,改变就已经开始了。

    除此之外,偏激地、充满戾气的指责毫无意义。

    我们已无法改变我们的父母和我们的童年,但,我们至少可以改变我们自己。

    优化自我是终身计划,欢迎一同精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