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别名:

类型:纪录片 纪录片中国大陆2020

  • 乐享云2
  • 乐享云3
  • 乐享云1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完结
  • 第01集
  • 第02集
  • 第03集
  • 第04集
  • 第05集
  • 第06集
  • 第1集
  • 第2集
  • 第3集
  • 第4集
  • 第5集
  • 第6集完结

猜你喜欢

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相关影评

  • 本人医学研究生在读,看了第一集,场景和主角选的都挺好的。

    超声科轮转到急诊科的女医生,刚入科就碰到了抢救,一个小时前还活蹦乱跳的人就这样在医务人员和生的意识下离去了。看到她蹲在走廊上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起自己第一次做死亡心电图的场景。当时轮转到ICU,一位女患者上午上班的时候生命体征还没多大问题,下午开始抢救,傍晚心跳停止,为了拉出直线,还要把没来得及关掉的呼吸机停了。那一天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看看带教老师,疲惫中带着遗憾,还要去跟患者家属交流。一开始我不敢去给亡者做心电图,可是老师们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我只能五味杂陈地来到亡者身边,磨磨唧唧地接上电极。这可能是我一生都不会忘的记忆吧。

    所以我挺能理解她的,如何面对病人的死亡,可能是每个医生的必修课。

    胸外科郭医生,简直不能太真实。作为研究生毕业的规培人员,他能使唤的可能只有实习同学了。表面上光鲜亮丽,实际又忙又累,要适应主任的节奏,上完手术补病历,下班后可能还要看论文。

    最真实的是主任,是不是每个医院的胸外科主任脾气都不咋好?还有上台后的暴脾气,绝对是小郭胸腔镜没扶好给气的。再来一句"肌松",就更真实了。

    口腔科轮转到儿牙。从最初的害怕到最后的接受,也是在成长啊。但是她可能有点过于急躁,刚入科室,应该先跟前辈学习经验,再作出自己的判断,重要的还是学习技能而不是怎么哄孩子。不过医生就是这样,即使不喜欢,也只能勇敢地向前冲。最羡慕的是她的带教老师,这是什么神仙老师,怎么这么温柔又体贴,我实习的时候咋没碰到?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般不会在老师面前哭,我们选择回到宿舍后默默流泪。她可能是真的着急了,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才哭的吧。

    急诊科的美女小姐姐。医生的无奈莫过于此吧,不是医术不行,而是条件限制。这就要反思一下国家医保政策了,跨省医保改如何改革?

    这位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小姐姐,有处方权,技术也过硬,如果有新来的规培生,应该会让她帮忙教吧。没有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学生很尴尬,不能独立值班,不能开检查单等一系列限制。

    总体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大家对规培政策有很多异议,但不得不承认,规培本身是个好政策,怎样将它落实才是最重要的

    科普的医学知识狠到位,剪辑和配音都不错,自己说这些话才能产生共鸣。

    说说不足:背景介绍不详细。规培政策出台以后,很多已经在临床上工作的医生也只能从头开始规培,他们的水平跟刚入临床的毕业生是不一样的。

    住宿待遇没有太多。可能是我还没看完吧,规培各省待遇不同,最基本饿不着,但是独立养家应该不行。规培生是否有五险一金?在职规培和本院规培有何不同?

    第二集

    这个抢救场景,似曾相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镇静,临危不乱,主任看似着急却有条不紊地指挥。各部分协调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应做的事情,就是为抢救多争取了一分时间。手术室好像一下子变小了,挤满了医生和护士,一个新手在此时很容易迷茫,不知道干啥,心跳加速而不知所措。一般这种情况下,我都会目光紧随上级,上级就是镇定剂。

    急救最考验基本功了,一个医生的水平在此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多方努力换来了最后的成功,松下一口气,还要继续手术。

    查房标配,主治+规培+实习同学

    规培生的尴尬就是,好像已经是医生了,但最关键的时候并不能如我所愿,冲锋向前,因为我们水平不够。两位支援三院的姑娘,虽然业务不熟,也在尽力做好。这段特殊的经历,可能是从医生涯最难忘的。从面对面谈话,变成电话沟通,如何跟患者沟通成为了比治病更重要的事。医者,医其心也。

    得到肯定后

    复工与肺炎,这个老师说得太好了,只要用心做,哪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医生的成就感来源于患者出院之后不忘跟你说声谢谢,这句谢谢缓解了一切疲惫,也带来了继续前行的动力。年前的患者伤医案让很多医学生寒心,这次疫情,这么多温暖的故事,让医患关系看到了和谐的曙光。

    很多患者喜欢听精确的数字,但是所有的医生都不敢打保票。生命面前,哪有什么百分之百确定的事,更何况每个人对药物手术的敏感性都不同。救,还有一线希望,放弃就只有一条死路。这就是术前谈话的目的,医生尽力,患者理解,不要质疑,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科普有心了

    第三集

    麻醉小潘隆重登场。这走路的姿势,这手足无措的样子,这不安分的小手,这飘忽不定的眼神,不就是临床新手最熟悉的模样吗?还好小潘有个好师兄叫小郭。

    麻醉的的发展对外科来说是里程碑式的,从清醒到熟睡,从疼痛到无痛,从局限于手术间到围手术期,麻醉让“刮骨疗伤”成为真正的历史。

    节目组找麻醉科规培小萌新,就是对麻醉医生最大的尊重。未来的麻醉医生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像不像术前访视的你我他

    此胸外科主任仿佛在发光,能主动了解麻醉相关知识并尊重麻醉医生,而不是一味地叫肌松,要求膨肺吸痰催进度。果然和其他外科那些自以为是的老师不一样,再次留下激动的泪水。

    麻醉的发展历史造就了其尴尬的地位,把外科发展史比作中华文明史,那麻醉的历史就好比美国的独立史。很久之前,没有麻醉本科专业,现在年资高麻醉医生,大部分是临床各个专业转来的,我记得有个老师说,以前门槛低,连打扫卫生的大叔都能当麻醉医生。后来部分学校开展了麻醉本科专业,麻醉从二级学科成为一级学科,麻醉医生的培养也越来越规范化,目前基本和临床一样。老师说麻醉科现在的地位都是前辈们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力争取来的,所以我们后辈也要尽力去维护。

    他在发光

    不怕老师找你聊天,就怕他突然提问,学霸和学渣的差别就在那最普通的一问一答中

    此刻只悔自己没看书

    小郭对麻醉的理解很到位,麻醉确实是外科中的内科,只有平稳,安静的麻醉,才有高效,顺利的手术,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

    这个麻醉,我实习的半年都没见识过!小潘真是赚到了!保留自主呼吸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安全性,神经阻滞也能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有助于术后肺功能的快速恢复

    主任还是主任底层人员送病人,是本人了小潘你是不是打结考试不及格

    其她几位医生都在慢慢积累经验,口腔科小姐姐真的是看得见的成长。

    这家医院的带教老师真是太好了,温柔耐心,不失风趣,又医德高尚。

    第四集

    医院恢复正常工作,忙碌的节奏回来了。

    提问的意义在于,记忆力会火箭般增长。还记得老师课上说,现在回头看看书,发现临床上学到的都是书本上早就讲过的,不论是细节还是术式,看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答不上来或许会尴尬,但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忘记,最终都会成长为“行走的蓝色生死恋”

    这家人真是乐观理智的典范,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该就医的时候绝不犹豫,在医院也能找到乐趣来排解苦闷,躺在手术台上还能想着数无影灯的个数。这样的生活态度令人敬佩,也给儿子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时间酿造的感情

    妻子开玩笑似的撒娇,告诉丈夫自己的得意之作,却隐瞒下劳累的经过,丈夫什么都不说,却在心里感谢,这一眼就是爱情本来的模样啊

    第五集

    虽然眼中的泪水还没干,紧张的心情还没褪去,却依旧听爸爸的话,诚恳地说着谢谢,一句谢谢抵过千言万语

    女儿的认可是最大的动力

    这一集更多的讲医生的无奈,医生治病,最大的选择权还是在患者自己身上。尽力安慰,耐心分析,权衡利弊,却无法帮你做决定

    建议终究是建议,患者依旧掌握着最大的选择权

    张文宏医生说专家们开会都是吵着开的,看似剑拔弩张,实际都是以病人为中心,这种多学科会诊非常难得,书本上都是死知识,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在讨论中细化,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这次疫情期间不知道主任们开了多少会,才能将重症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仁医大德就是如此

    解决完重大难题,坐在一起歇歇因站立太久而僵硬的腿,回味一下手术的成功之处,再调侃一下金字塔最低端的小潘,也算是最大的放松了。和主任一起吃饭,这么和谐的氛围,真是想也不敢想的。中午吃手术餐的时候,只要见到主任,我绝对躲得远远的,就算离得近,也是大气也不敢出的。

    不得不说,这个主任的温柔超乎了我的想象,小潘镜子没扶好,没有应得的劈脸痛骂,而是耐心地教导!还记得某普外科主任,对着他的研究生:你扶镜子,手术时间至少延长半小时!然后就是,电一下,骂一句,不得不佩服他的研究生,这得有多强的心理抗压能力。

    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给家人看病的,但是这个小姐姐的技术,给了她足够的信心。